第三十八章,五省经略功成身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洪承畴将进剿云贵的计划一拖再拖,惟寄希望于组织强大的政治攻势,因而在相持阶段中,军事上没有明显的建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寸土未恢”,并绝少主动出击,这就不免引起当时以及后人的许多困惑。当时朝廷内外就存在以户部左侍郎王弘祚、四川总督李国英为代表的一批怀疑派,他们曾揪住洪氏这条辫子,大作文章,只因未得到顺治帝响应而罢休。

  顺治十四年中期前后,湖广前线的军事部署基本完成。一方面,战守分布准备就绪,官兵大都到位。共计湖北、湖南、粤西归洪承畴直接指挥的十几个提督、总兵的兵力,已达数十万之多。要命的是,集结完毕的军队内部并不稳定,已经出现军心涣散的苗头了。顺治十五年五月,清军开始战略进攻之初,逃兵事件再次大规模爆发,就是一个明证。甚至在洪氏前线司令部长沙幕府内部,也弥漫着悲观、萧瑟的情绪。

  彭尔述在顺治十四年作的一首诗,就生动地描绘了自己似笼中困兽般无奈的心情,“转困鸡肋滞江津,十载雕戈老战尘……酹酒还浇陶太尉,霜风旅鬓一伤神。”从清军顺治四年进入湖南,至十四年正好十年整,而目前的情形正象鸡肋,欲弃不能,欲取不得,虽然自己有心象东晋大司马陶侃那样建功立业,却只能借酒浇愁,在伤感和憔悴中老去。作为前线的统帅,洪氏对部下的实际情形,不可能一无所知,但这一点他不能点破。

  对于全局的形势,对于南明领导的抗清斗争,洪氏有着深刻的了解。从当前情况看,前线的清军已占有一定优势,只要能稳住局势,稳操胜券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从长远角度看,南明控制区仅仅为中国西南一隅,而清廷占领区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极大地超过对方,进行持久战对南明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惟有一点,清廷无法不能与南明抗衡——这就是人民的向心力。在多数人眼里,南明是承继明朝三百年统治的正统汉族政权,而清朝是茹毛饮血的野蛮夷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规模的战争、武力高压并不能使广大汉族人民屈服,尤其是民族气节坚定的高尚分子。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进化、蜕变乃至融合,弥漫于全国的反清气氛不会很快消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民不会口服心服。

  洪承畴在湖南以极大精力从事招抚工作,抓紧“事机凑合”的希望不肯放松,实在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招抚机括”也一度成为朝廷内外墨守的金科玉律。所谓的“招抚机括”应该包括争取民心、招徕士绅,分化、瓦解抗清武装的有生力量和群众基础等等内容,其中“计离贼党,使自为解散,以溃彼之腹心”则是核心所在。俗话说,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孙可望与李定国有矛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洪氏眼里,孙、李矛盾,就是一个可加以利用的很好“事机”,为什么他不能设想这个“事机”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从而最终从根本上消蚀对方,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他在湖南“以守为战”,“以战为守”,翻来覆去地折腾,所做的一切不正是为促使孙、李矛盾这个内因发展?衡量一个军事家是否有过人之智,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他能否根据现有的条件预计将来的局面,并努力推动局面向设想的方向前进。

  洪承畴经略西南,是他一生中经历的最后一场大战,清廷寄予重望,赋予极权,无疑使他能够比较从容地制定战略战术,几臻炉火纯青的战争艺术遇上了恰逢其时的表现机会。洪承畴之经略南疆,乃在于兵马钱粮的应手,以及得力于投降榜样,而不是以战争取胜的。洪氏将“投降榜样”更置于“兵马钱粮”之上,所以他认定自己能够等到“计离贼党,使自为解散”的那一天到来。

  不幸的是洪承畴最终还是没能等到“计离贼党”从而可以“优加爵赏”的机会。顺治十三年六月二为解散,以溃彼之腹心”则是核心所在。俗话说,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孙可望与李定国有矛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洪氏眼里,孙、李矛盾,就是一个可加以利用的很好“事机”,为什么他不能设想这个“事机”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从而最终从根本上消蚀对方,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他在湖南“以守为战”,“以战为守”,翻来覆去地折腾,所做的一切不正是为促使孙、李矛盾这个内因发展?衡量一个军事家是否有过人之智,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他能否根据现有的条件预计将来的局面,并努力推动局面向设想的方向前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