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王渔洋处理“通海”案。第1/2段
一晃,几年过去了。江南和湖广地区局势大体稳定下来。胡统虞学士的二个儿子觐征、泰征扶其父灵柩返葬武陵。而献征以年幼侍其母高氏,留居扬州。而此时江南一带却突然遭遇了一场惊天大事。
顺治十六年。这年,郑成功率领十多万南明水陆步骑兵分乘数百上千艘战舰占领瓜洲和镇江,并进逼江宁和扬州。一时间扬州军民人心惶惶。幸好南明军进攻南京失利后全军退住厦门,扬州得以免遭战火破坏。当郑成功的南明军队逼近扬州城时,扬州、瓜洲等地不少志士或明或暗支援南明军队。比如回家闲居的钱谦益一直从事反清复明的地下活动,柳如是都辅助在旁。他们和郑成功联络,一起计划策反清军的将领,甚至还一起视察过郑成功的海上舰队。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进攻南京,前期形势大好时,钱谦益写了振奋人心的《金陵秋兴》,大唱“长干女唱平辽曲,万户秋声息捣砧”。然而最后功败垂成,钱谦益又写下了悲凉伤心的《后秋兴》组诗:“荷锄父老双含泪,愁见横江虎旅班”。他甚至想随郑成功入海抗清。此时的钱谦益,已是白发苍苍,年近八旬了!
顺治十七年(1660年),福建巡抚佟国器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议政王大臣会议遂以“通海”罪名拟定将郑芝龙斩监候,改为流徙宁古塔。其前,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投降清军,本想被封为东南三省之王,却遭到清朝南征主帅贝勒博洛的背约。郑芝龙父子到达京师后被编入汉军正红旗。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郑芝龙以归顺封一等精奇尼哈番。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晋封同安侯。为安抚郑成功,清朝对投降的郑芝龙优待有加,芝龙数次奉令劝郑成功归顺,郑成功均坚辞不受。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芝龙被弹劾纵子叛国,乃削爵下狱,顺治十四年(1657年),原明郑将领,提督黄梧上疏,力主叛臣之家族应当逐出帝都,乃被命充军盛京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唯未果行。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十月,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令斩郑芝龙与其亲族于燕京柴市(今北京市府学胡同西口),一说宁古塔。朝廷又追究失陷镇江府的责任,江苏巡抚蒋国柱和提督管效忠被革职免死为奴,协领费雅柱被弃市。
顺治十七十八年,清廷借此事大兴刑狱,受牵连的人极多。一时间,扬州镇江江宁三府牢狱填满,民众惊恐。这就是清初牵连甚广的“通海”案。新任扬州推官王渔洋在本州理案时发现许多人是被诬告的。他冒着被冠以“故纵”罪名的风险,一一梳理出那些被故意夸大的、缺乏证据的案件,将一大批无辜平民百姓释放;然后将诬告者反拘,严厉惩办。政务上井井有条明郑将领,提督黄梧上疏,力主叛臣之家族应当逐出帝都,乃被命充军盛京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唯未果行。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十月,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令斩郑芝龙与其亲族于燕京柴市(今北京市府学胡同西口),一说宁古塔。朝廷又追究失陷镇江府的责任,江苏巡抚蒋国柱和提督管效忠被革职免死为奴,协领费雅柱被弃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