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游了龙兴看傩舞。第2/2段
抬头看大殿二檐口“眼前佛国”的匾额,这是明朝礼部尚书董其昌的手迹。这个匾额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据传公元1637年,董其昌奉旨到沅陵巡察边防情况,不幸患上眼疾,后来接受龙兴讲寺一位高僧的草药治疗。在解掉敷药的纱布那天,住持特意将董其昌抬到大雄宝殿前。当饱受眼疾之苦的董尚书重新睁开眼睛时,映人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庙宇、栩栩如生的佛像和络绎不绝的香客。他不由地感慨万千,信笔写下了“眼前佛国”四个大字,以表示对高僧的感激和对龙兴讲寺的赞美。
走进大雄宝殿抬头看天花板,也就是刚才介绍的藻井以及支持大殿的头拱、梭柱,体会一下它们的精妙之处。大家知道吗,这殿里的大柱为什么叫梭柱?请大家注意看,每根柱子是否都是中间大、两头收缩,如纺纱用的梭子梭柱的名称也就是由此而来的。使用梭柱是唐宋建筑的一大特色,梭柱除了可以减轻大柱承受的压力外,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注意看一下大殿中央的这座石雕。这是一座莲花石雕,由上下五层组成。整座石雕用镂空技法雕刻而成,图案精美细腻,雕刻工艺精湛。这座莲花石雕又叫做讲经莲花座,当年的得道高僧就是坐在这个宝座上传经说道的。据资料记载,龙兴讲寺里讲经说道时的场面十分隆重热烈,能够到龙兴讲寺讲经的都是国内各大名寺的高僧。当主讲人坐上讲经莲花座时,本院要击鼓为乐,表示欢迎,下课休息时也有仪式,千万不可乱了礼数。明隆庆二年即公元1586年,太后李凤姣亲赐千佛袈裟给龙兴讲寺。袈裟上绣有九百九十九个和尚,连同穿袈裟讲经的高僧总共是一千个和尚。
穿过木制屏风,来到龙兴讲寺的后院。与大雄宝殿正对的是观音、旃檀和弥陀三位菩萨的殿阁,它们分别叫做观音阁、旃檀阁和弥陀阁。注意看这三座殿阁,从屋顶上看都是重檐或三檐歇山式,上檐和屋顶用琉璃瓦装饰,典雅高贵。这三座阁楼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飞檐翘角幅度大,结构匀称得体,气势雄伟之中又不乏清闲秀丽,是比较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众官又来到了虎溪书院的门前。虎溪书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为纪念王阳明先生在沅陵讲学而修建的。王阳明即王守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明朝正德六年即公元1511年,他在从贵州龙场去卢陵任知县,经过沅陵时,受到了当时沅陵文人的热情接待。他很感激沅陵文人的诚挚,也欣赏他们的才华,于是暂时留在虎溪山讲学,传授“致良知”的学说长达一个多月。岁月沧桑,明代修建的虎溪书院已不复存在,但是沅陵人的耳边依旧回响着旧日那朗朗的书声;沅陵人的眼前依旧浮现着一位长须峨冠的夫子;沅陵人的脑海中依旧萦绕着“杖藜一过虎溪头”的诗句。葱茏翠竹间的那尊阳明先生坐像就是沅陵人感情的融注,因为那份怀念与敬仰,原本冰冷的石头仿佛也有了灵气,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众官怀兴而来,尽兴而归。
当晚,沅州知州又安排了一个媾火晚会,跳傩舞。傩舞是植根于中国南方的古老宗教信仰,起源于先民以面具为神灵,以驱鬼逐疫为功事,寄寓迎祥纳吉的一种宗教仪式。沅州、溪州之地的人民以苗家、土家少数民族为主,傩舞盛行。
只见十几名舞者戴着各式面具,上插羽毛,手持刀剑斧叉,按迎神、拜神、舞鬼、扮王和奉王的先后程序,分别上演。旁边旗幡飘荡,锣鼓喧天,爆竹声一阵紧接一阵,间以空灵、脆亮、悠长的凤笛声在空气中流转与激荡。众官民围着十数堆媾火观看傩舞表演。
迎神迎的是盘古诸神,扮王扮的是伏羲氏秦王楚王及夜郎王。这些圣王以天子身份替天行道,驱除降服人间一切妖魔鬼怪。夜郎王是此次傩舞大戏中当之无愧的主角,服饰最繁锁,面具最狰狞。只见他手持利斧,向左右各劈一斧,象征斩断妖怪的孽根,又在每个舞者身上各刮上一斧,象征消灾祛疾。这时傩舞大戏达到高潮,胡献征、知州与众人都起身与傩者共舞,象征追随圣王,以祈求太平吉祥丰年盛世。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