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吴三桂在衡州称帝。第1/2段
康熙十七年,在吴军的政治与军事日益恶化的形势下,吴三桂迎来了他的67岁生日,而他起兵也有五年了。五年过去了,他的头发平添了过多的白发,他日夜操劳,耗去了多少心血!随着时间的流逝,初期的胜利迅即消失,局势变化之大,是他所始料不及的。不断的失败,不断的背叛、逃亡、投降等各种坏消息,每天都送到他的面前。这同几年前捷报飞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感到惶惑不已,初期的那种自信,那种豪情,渐渐也黯淡下去。在长江一线,他迟疑不决,荆州、武昌很快被清重兵驻守,不可逾越;西北王辅臣一度起兵,迅即被击败,回归满清朝廷;东招耿精忠,南招尚之信,皆不得志,到头来,仍归降清朝。这些年来,他奔波于长沙、松滋、常德、湘潭、衡州之间,毫无起色。相反,处处被动挨打,只有招架之功,已无还手之力!他开始徘徊不定,百般计虑,仍无法摆脱目前的困境。他已感度日维艰,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
吴三桂的心腹、党羽,眼见他悲悲切切,情志不舒,都想安慰他安心以待,明知实际情况很糟,不得不曲意奉承。于是,便相率劝进,请吴三桂即皇帝位。这样,既可取悦于三桂,又可安抚军民之心,鼓舞士气。吴三桂经不住左右将吏的反复劝进,念及自己已是暮年之人,何不趁此称帝,也不枉五年的征战!
吴三桂接受了诸将的劝进,决定即位当皇帝。先占卜吉日,选定康熙十七年三月一日在衡州继位。吴三桂以为称帝可以鼓舞士气,又可安抚军民之心,是可行的。听到吴三桂称帝的决定,他的部下全都附和。就这样,中国历史上又上演了一幕喜剧。为了筹备登基仪式所用的道具,大家仗也不打了,全都当起了施工队。没有祭天的天坛,现修;没有登基的宫殿,现造和改造;没有宫殿所用的黄瓦,拿黄油漆现刷;没有各种官服,现找裁缝赶制。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吴三桂的部队在筹备称帝庆典这件事还挺卖力。尽管时间紧,任务急,居然全部完工,没有耽误吴三桂称帝。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吴三桂在衡州正式登基称帝,昭告天下。司礼大臣开始宣读称帝告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周王吴三桂改元称帝,国号大周,改衡州为定天府以为国都,改年号为昭武元年。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接下来是大封百官。吴三桂当了皇帝,首先封他的妻子张氏为“皇后”,封应熊庶子吴世璠为“皇太孙”。宣布皇太子之位暂时空缺。加郭壮图为“大学士”,仍守云南,设云南五军府、兵马司,改留守为六曹六部。晋升胡国柱、吴应期、吴国贵、吴世琮、马宝等为大将军。封王屏藩为东宁侯,赐上方剑。
诸将皆按等次晋爵。帐下各位将领分别册封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大家全都升官发财。大封诸将,首为国公,封胡国柱、夏国相、马宝等三十二人为国公;次为郡公,封李芳华等四十三人为郡公;再次为侯,封韩大任、郑蛟麒等六十八将为侯;后为伯,封伯爵遍及诸将,共计一百五十人。
封官完毕,吴三桂率百官出宫祭天。三月一日这天,吴三桂头戴翼善冠,身穿龙袍,出宫至郊外,登坛,行衮冕礼。吴三桂迈着虔诚的脚步,一步步向祭坛走去。祭坛修建在馒头岭,也就是现在的接龙山。祭坛是用石块垒就的,成梯形状,后面两侧各有台阶至坛顶,祭坛上幡旗招展。吴三桂望了望天,接下来是大封百官。吴三桂当了皇帝,首先封他的妻子张氏为“皇后”,封应熊庶子吴世璠为“皇太孙”。宣布皇太子之位暂时空缺。加郭壮图为“大学士”,仍守云南,设云南五军府、兵马司,改留守为六曹六部。晋升胡国柱、吴应期、吴国贵、吴世琮、马宝等为大将军。封王屏藩为东宁侯,赐上方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