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胡期恒升任夔州知府第2/2段
胡一行人又看了常德原明朝荣王府的旧迹。弘治四年(1491年),明宪宗第十三子荣王朱佑枢就藩常德。朱佑枢在常德北门附近修建了荣王府,外修府墙,内设王宫,招养宫娥彩女无数,极尽奢华。传至朱慈炤已历五世七代。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占常德前,朱慈炤奉母姚氏走辰溪,不知所终。张献忠攻入常德后,王府被严重破坏。明亡后,王府故地又成了清巡抚翟浩的私宅。那些宫娥彩女便流落街头,有的沦为娼优,甚为可叹。
下午,胡一行人又游览了德山。人说常德德山山有德。德山(以前名为枉山),位于常德市东南部郊区,以其风景秀丽而著称,被封为“全国第五十三福地”,并被逐渐成为旅游胜地。这里名胜古迹较多,有建于唐初德古刹乾明寺,筑于南宋的南城,创建于明代的德山石塔,先后建于清代的朗江书院,德山书院、移芝书院等。德山,原本不叫德山,而叫“枉山”。它的得名,与我国远古时代一位大贤大德的人物——善卷有关。善卷坛,无疑是德山之上历史极为悠久涵义极为深厚的古建筑,惜清代以后,未再复建,实为今人之憾!胡只能看到善卷坛的一点遗迹,但胡已经很高兴了。胡期恒的祖父胡统虞曾在此写诗:《枉山晤问石上人》。胡通判特意到德山古刹一带地方认真参观了一番,此武陵胡氏最初发家致富的地方。
笫四天清晨,胡期恒又启程往宜昌和夔州方向进发。很快就赶到了夔关。四川之官职以夔州知府为肥缺,夔州知府兼管夔关。夔关,鸦片战争前我国最大的商税常关,设在四川东部的夔州(今重庆奉节),是长江上的重要关口,对过往川江的商船征收商税,其通关厘税一直是四川第一大税收来源,全省最主要的财政支柱。夔关由夔州知府兼管,“岁除解足定额,每及军督等公费外,盈余即为知府公费。此项盈余,恒在二十万两以外”,由此“四川之官职以夔州知府为肥缺”。
夔关,明代原已设立,经明末战乱,到清初未能开复。康熙时,复设夔关。康熙五年(1666)十月二十七日四川巡抚张德地题本称:“夔郡实系吴楚上游,明季于斯设税。自叛逆盘踞,夔路梗塞,是税淹废。兹寇平时宁,舟楫稍通,仍宜于此设税,俾一府佐经理征收。自是裕如,较之僻处便可以一倍十。”后部议复设。康熙《夔州府志》记载:“康熙八年,奉旨设关,以通判兼摄。十二年因吴逆之乱,税关中止。至十九年,下东荡平,关复设。康熙二十二年纂修《会典》,奉部文令,同知专管。”
不几年,胡由夔州通判升任夔州知府。胡在夔州任职时的心情是喜悦的。公余时间,他写下了不少诗文。其中有二首诗如下:
一首诗,滟滪堆。
大江西来四千里,争入一线夔门天。夔门偪仄不肯受,回波卷浪青云巅。白盐赤甲互掎角,日与水斗寻戈鋋。巴蜀雪消春涨发,何人敢放东吴船。奇哉峡口滟滪石,巍然独立江中间。白帝逶迤作屏幛,瞿塘环绕如晶盘。千溪万壑雷电激,中流一柱来当前。有时如象又如马,出没变化难言诠。江流纵强亦退听,势穷力竭翻求怜。步依滟滪不敢肆,安流而下生洄澜。夔门巫峡二百里,本为险地今平川。乃知天意畏倾覆,留此要令江无权。共传禹功费镌凿,巨灵神斧开烟峦。至今百神递呵护,绝顶不敢停鹰鹯。朝宗万派必经此,好与嵩岳名俱传。
又一首诗,立春内江即事。
玉垒峰晴翠作堆,金堂水暖碧波洄。寒从昨夜三更减,(是日丑时立春。)人与春风一日来。紫陌未飘京兆柳,红妆争插寿阳梅。酒炉依样临邛好,只少雍容车骑才。
原本的不第举人胡期恒终于实现了父亲的遗愿,当上了知府,使家道复兴。年羹尧最倚重胡期恒。年羹尧一路升迁为川陕总督。经年羹尧推荐,胡期恒也接连升为道台、布政使。在四阿哥雍亲王登基为雍正皇帝后,年羹尧以川陕总督代理抚远大将军职务驻扎西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