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少年郭淮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阳曲县衙内,济济一堂的将官们都在侧耳倾听崔琳的高谈大论。



这让一直以来备受掣肘的崔县君莫名产生种一展抱负的错觉,侃侃而谈道:“刚才说到阳曲在籍数一千七百户有余,全县人口八千三百有余。需知只一山之隔,冀州同位置的县城内,仅登记在册的户籍就有上万户。此绝非正常!”



张瑞点了点头,前世自己是农村孩子,出生于一个山沟里的农村,那个村子算比较大,足足有两千多人。



而整个阳曲县地势平坦,即便没有化肥,也不应该只有后世区区三四个山村规模大小。



这一千三百户的数字也太夸张了!



见众人都不由点头赞同,崔县君备受鼓舞,继续说道:“某曾困心衡虑,以为造成如此结果有二。”



吸引到众人的目光,崔县君缓缓竖起一根手指,道:“其一自然是太原乃是我大汉扼守北疆之门户。西为南匈奴王庭所在西河郡,匈奴叛军时年便自美稷掀起叛乱,南寇河东,东略太原。雁门乌桓亦不时南下劫掠,阳曲县百姓饱受战乱流离之苦。生民无多!”



这条原因,所有人都深感认同。



自从汉室将乌桓与南匈奴置于并州,北部五郡就几乎不为汉室所有。



太原作为汉室控制的最北方边缘重镇,可谓久经战乱,人口稀少已是必然。



而且张瑞知晓,建安年间,曹操就将阳曲废置,曹魏一代名将郭淮的家乡,自此彻底沦为乌桓所属。



想及此,张瑞感慨,说不定今日一战,彻底改变了阳曲被异族铁蹄践踏的命运。



理论上郭淮应该感谢自己,帮他守住了家乡。



也不知道这家伙现在躲在阳曲县哪个角落里。



说完战乱,崔县君缓缓竖起第二根手指道:“这其二自然是因为县中豪强。”



“百姓不堪赋税之中,又为躲避兵灾,纷纷投身豪强名下,结坞自保。如此,孟县共有五家豪右。其中少者有众数百,多者部曲上千。累计户籍多于县籍。”



说到这里,崔县君一脸伤感,道:“便是有如此豪强掣肘,某于县中无计可施,碌碌此生,竟至髀里肉生!”



原来这身肥肉不是民脂民膏,而是宅出来的!



众人不禁大笑。



但想及那部曲上千的豪族,张瑞又不禁头痛。



这不就是阳曲版的曹仁、许褚吗?豪杰并起,聚众千人,周旅淮、泗之间。



如果对方固守坞堡,孟县大军死伤殆尽也不一定拿的下来。



一名脾气暴躁的屯长当即怒骂道:“拥众上千,却甘心做个绿毛龟?某等全军尽出,也不敢来夺城!一群鼠辈!”



一众将校破口大骂。



让他们去攻城拔寨,他们现在是不肯的。远远骂几句,一逞威风,却谁也不甘人后。



等一众将校骂累了,崔琳才敢弱弱的开口,道:“诸位将军怕是误会了。这阳曲豪强皆已郭氏为首。是故大司农郭公讳全授意,驱虏攘夷,扫除胡尘,乃社稷义战,夷夏之别。诸夏子孙不得掣肘。”



东汉的三公九卿如此之多的曹仁、许褚吗?豪杰并起,聚众千人,周旅淮、泗之间。



如果对方固守坞堡,孟县大军死伤殆尽也不一定拿的下来。



一名脾气暴躁的屯长当即怒骂道:“拥众上千,却甘心做个绿毛龟?某等全军尽出,也不敢来夺城!一群鼠辈!”



一众将校破口大骂。



让他们去攻城拔寨,他们现在是不肯的。远远骂几句,一逞威风,却谁也不甘人后。



等一众将校骂累了,崔琳才敢弱弱的开口,道:“诸位将军怕是误会了。这阳曲豪强皆已郭氏为首。是故大司农郭公讳全授意,驱虏攘夷,扫除胡尘,乃社稷义战,夷夏之别。诸夏子孙不得掣肘。”



东汉的三公九卿如此之多。



仅一个太原就有一个故大司农郭全和一个未来的司徒王允。



不过这个故大司农郭全还算是深明大义。懂得哪怕华夏子孙在长城内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也绝不便宜了一群胡虏。



兄弟阋于墙,外御欺辱。



孟县将士们也不是不分是非好歹之人。虽然对方帮了倒忙,但在立场上让人无法指责。



接下来如何是好?果真大军合围?将这位深明大义的老夫子乱刀砍成碎片?



满堂静默不语,只有崔县令不死心,小声嘀咕道:“在阳曲,某的话亦不如郭氏有威信。将军欲治阳曲,必先降郭氏。郭氏降,则豪强皆降。”



张瑞扫了他一眼,吓得这位求生欲极强的县君再不敢挑拨、加戏。



若说在座诸人,最恨郭氏的恐怕就是这位崔县令了。张瑞等人都要靠后。



毕竟崔琳在这里当了两年的吉祥物,除了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以外,没有任何成就。堂堂一个县令,说话还不如郭氏家的幕僚管用。



换成谁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况且除掉豪强,张瑞等人又不插手政务,以后阳曲还不是他崔县令一言决之?



沉默了片刻,张瑞问道:“现如今郭氏谁人主事?”



崔琳立即答道:“郭老太公颐养天年,在山水间修身养性,非大事一般不予过问。家主郭緼现今为雁门太守,远在雁门,书信不便。现如今郭氏由其嫡长子郭淮主事。”



张瑞大喜,问道:“郭淮?”



崔琳见张瑞似是对这位郭淮很感兴趣,便着重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