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商业城市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郑和与王景弘知道太子殿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意有所指,所有的矛盾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要想解决矛盾就不能一成不变,要想改变就绕不开祖制。大明祖制就是皇帝头上的一道枷锁,以孝治天下的大明,违反了祖制也就违反了孝道,不孝之人如何坐稳大位,首先给世人的就是一个德不配位。

  太子殿下如今的思想完全是想对大明的方方面面进行革新,这样的思想实在是太过危险,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变动都要小心翼翼,哪里能够四处出击,难道是想大明遍地烽火吗?

  朱瞻基不知道郑和与王景弘二人的所思所想,即使知道也对二人的想法嗤之以鼻。

  只要手中有粮兵权在握,还遍地烟火,只要有人敢冒头,大明那些等着分封的将军们会争着抢着去剿灭叛乱,这可是实打实的军功。

  朱瞻基不怕任何人跳出来暴力反对,却怕背地里阴私害人,黔首百姓在没有经过启蒙教育之前,都是盲听盲从的。

  大多数百姓都被束缚在土地之上,而土地又掌握在士绅大户手中,就算是有几亩薄田的自耕农也要佃租一些士绅的土地以期多获得一点收成用以补贴家用。

  农耕社会谁掌握了土地谁就有话语权,说白了士绅兼并土地不仅仅是贪图土地收益,更重要的是掌握对黔首百姓的话语权。

  只有掌握了对黔首百姓的话语权,士绅才能在乡间呼风唤雨。每一个佃租士绅土地的佃户都不敢得罪士绅,生怕士绅不再允许他们佃租土地。

  要不怎么说黔首百姓是愚昧的,他们就不想一想,如果大家都不佃租士绅大户的土地,他们的土地就只能撂荒。

  士绅不可能自己躬耕田亩,真以为诸葛村夫说自己躬耕于南阳是自己每天都种地呢,所谓耕读传家那是人家自谦的说法,谁若信了谁缺心眼儿。

  经过几天的丈量,新买下的荒地终于丈量完毕,这片荒地总共一万三千多亩。以目前大明的手工业水平暂时已经够用。

  朱瞻基开始按照以港口为中心,逐渐向外辐射的方式设计港区工业园区的草图。朱瞻基本就工于绘画,这种设计草图在结合后世工业园区的思路下,很快就绘制完成。所有工业用地都靠近黄浦江边,这是为了方便未来使用水力做为动力。

  水力做为动力在华夏大地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只要将概念提出来,根本就难不倒大明的能工巧匠。

  商业用地尽量靠近港口,以方便上岸的人进行消费,总不能让人家上岸之后,走出老远才能找到花钱的地方。

  朱瞻基的目标是让来到上海的商贾客人,不出码头就能将口袋里的钱花光。争取尽全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商业化码头,大明整个东南之地支撑起这样一个大的商业城市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朱瞻基的雄心勃勃,郑和与王景弘并不看好,打造这样一个商业区前期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朝廷根本不可能会同意投入巨大的钱粮去做这种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意义的事。

  当然这会儿太子殿下正在兴头上,二人也不愿立刻就扫了殿下的兴致。依郑和的想法将海关关口建好,只要规定好了所有出海的船只必须在上海海关交税,不然就是走私,被水师截获全部没收。

  只要货船全部云集于上海,商人们看到利益,自然有商人愿意自掏腰包修建各种设施,何必自己费心费力建设起来近港口,以方便上岸的人进行消费,总不能让人家上岸之后,走出老远才能找到花钱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