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拜师第2/3段
求之不得,明代官场便是同乡、同科、同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有晚明大儒刘宗周这个大树在,卢飏自然要更好乘凉了。</p><p>见卢飏一时楞在当场,范景逸以为卢飏还没明白刘宗周的意思,便上前提醒道:“少卿,还不快拜谢恩师。”</p><p>卢飏闻言,随后便撩开袍踞,直接拜倒在地,直接行了拜师大礼。</p><p>刘宗周端坐上首,肃容受了卢飏这一拜,便算是正式收下卢飏这个弟子了。</p><p>范景逸和张正阳见了也是欢喜,纷纷恭喜祭酒大人又得了一个好弟子。</p><p>刘宗周对卢飏自然也是满意的,当下便在家中设宴款待了卢飏几人。</p><p>第二日,在范景逸陪同下,卢飏又准备了干瘦腊肉、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和红豆等物,向刘宗周正式行了拜师大礼。</p><p>刘宗周则赠送了卢飏一杆毛笔,并嘱咐卢飏好生学习,将来科举中榜,报效朝廷,造福百姓。</p><p>从此以后,卢飏便多了一个刘宗周弟子的身份,至于这个身份是好是坏,卢飏此时也不清楚,但他也明白,刘宗周与东林党的党魁叶向高等人相交莫逆,自己自然与东林党再也脱不了干系。</p><p>不过以后的事,卢飏也想不了那么多,刘宗周只算得上东林党的外围成员,此时能拜师刘宗周,起码他的科举之路便又多了几成胜算。</p><p>结合卢飏的印刷社章程,刘宗周很快便写好了奏章,连同卢飏的章程,一齐递到了通政司。</p><p>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却不是不理朝政,官员的奏章还是要看的。</p><p>这日用完早膳,因为不用上朝去应付那些官员们撕逼,朱翊钧便有大把的时间来看奏章。</p><p>大太监李恩将昨日内阁送来的一摞奏章放在御案之上,朱翊钧伸了伸懒腰,便坐在御案之后开始批阅。</p><p>这些奏疏大部分都是经过内阁票拟的,所以朱翊钧看起来也省事的多。</p><p>若是觉得内阁票拟的建议不错,朱翊钧便提笔在上面画个圈,这便是朱批。</p><p>若是觉得内阁票拟的建议不行,朱翊钧恰好有思路,便会直接在奏章上提笔写意见,但若是朱翊钧也没有好的思路,便会放在一边,让内阁重新票拟。</p><p>朱翊钧干了四十年的皇帝了,对于批阅奏章已经是熟门熟路,面前的一摞奏章,很快便移到了另一边。</p><p>朱翊钧虽然懒得上朝,但是奏章却很少假于他人之手,所以终其万历一朝,除了前期年幼他尚未亲政之时,无论外朝还是内监,都没有出过权柄超天之人。</p><p>而朱翊钧不出宫,不上朝,却将权力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所依靠的除了各地镇守太监和锦衣卫,其次便是这些来自各地的奏章了。</p><p>眼看着面前的奏章很快便看完了,朱翊钧身心也很愉快,随后将最后一本奏章拿起来,准备看完之后便出去走走。</p><p>朱翊钧今年五十四岁了,这个岁数虽然不算太大,但就历代朱家皇帝来说,算是高寿了,而且最近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