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燕王朱棣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仔细想想有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给他留下个耿炳文都用不了,再留个冯、傅之流统领北疆,若是用不好投了朱棣,或是眼前一亮、狗胆一竖,怕是朱允炆完蛋得更快。这样想来,朱元璋考虑得还是蛮周到的。

  此时的奉天门大朝会上,暗流已经开始激荡。

  “…青壮七百五十又一,妇孺三千二百四十三,另有牛三千余、马七千余、羊一万二千余,敬献吾皇!祝吾皇万寿,威加海内,日月同辉!”一身九梁冠亲王朝服的朱棣自豪地将此次“大捷”的战果向朱元璋及满朝文武做了汇报。举止之间虽不免有些自豪,但更多的是一种大气的自信。相比于一身储君冠服,满脸强装自然和亲切和朱允炆而言,这气质分就高了一个档次。

  不过朱元璋倒是对此不以为意,对于自己儿子取得的成就,老朱非常满意。尤其是在刚刚处理了蓝玉的这个档口,北疆再度大捷,一方面是向天下展示了大明赫赫武功并非是靠某一个将领打下的,当然了,江山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朱元璋将父子感情看得很重,自己的儿子有如此成就,作为父亲,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好,我大明秉承天意,吾儿荡平余寇,实乃天降英武之才。此番大捷,蒙鞑丧胆,北疆安靖,当告于天,着礼部、太常寺备冬至大祭。燕王有功,赐金千两、帛五千,御马一匹,并暂居京师,待冬至祭天献俘之后再行返回北平!永固我大明疆土!另着兵部,各有功将士,皆按功加赐,以为表率!”

  “吾皇圣明!”百官虽心中百转千回,却也不敢轻易胡乱猜测朱元璋的真正用意,自然只得公式化的称赞一番,糊一糊浆糊,然后各回各家,去执行皇帝陛下的安排。

  议事完毕,便各回署衙去了,只留下被安排接待燕王殿下的徐辉祖兄弟,还继续呆在偏殿里面等着朱棣。兄弟二人心中各有所想,大体上一忧一喜,但也绝对不敢在这皇宫内院讨论一些事涉国本的惊悚话题,只得默默收拾了心情,呆坐静候。

  另一边,在朱元璋居住和日常办公的乾清宫里,朱元璋留下朱棣叙了一番父子私情,便将其和朱允炆一起打发了。毕竟他也很清楚之前的一些风言,不愿意,至少是现在不愿再起波折,只得暗暗叹息,纵使身为帝王,也有太多无奈之处。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分藩制度,明朝的藩王在京城是没有王府的。皇宫旁边倒是有一个比较庞大的皇室居住小区:十王府,但主要针对的是未就藩的候补藩王以及未出嫁的公主,单个宅院的规格不高,更不可能容得下朱棣的数百随行和安保人员。再考虑到徐家的情况,以及和朱棣的关系,因此这次朱元璋直接下令,由中山王府接待朱棣。

  对此,徐辉祖内心是拒绝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位姐夫是个什么类型的人物。徐家虽强,即使徐达故去,依然是当仁不让的皇室之外的天下第一家,可如果卷入皇位之争,顷刻间便有覆巢之虞。然而现在毕竟是朱元璋亲自下令,又有这层割不断的亲戚关系,也只得硬着头皮上。再者说现在朱棣也没造反,大家表面上还是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徐辉祖自然不可能以下犯上,甩脸色给他看。

  而徐增寿就没想那么多了,一来他并非徐家家主,用不着考虑太过深远,二来他本身就是个极重亲情之人,对这个亲王姐夫住在自己家,能多亲近亲近,自然是欢迎的。

  至于朱棣,于公于私自然都是一百个愿意和徐家多亲近亲近。于是一行人也算是有说有笑,亲如一家,径直出了皇宫,往中山王府去了。

  理论上来说,徐达追封的中山郡王爵虽只是死后哀荣。可这府邸仍称中山王府,以示徐达功绩,并凭借朱元璋亲笔题写的匾额,稳压其他勋贵一头。

  而朱棣作为皇子亲王入住徐家,自然不像是普通女婿来小舅子家做客那么简单,事涉君臣礼仪,半点马虎不得。所以哪怕徐辉祖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也只能将整个原吴王府交给朱棣,作为其暂时的行辕。

  将燕王殿下引到原吴王府安排好,徐辉祖马上就借口事务繁多告退。通过刚刚这一路的交谈,以朱棣的双商怎么可能看不出他的大致想法?

  不过朱棣更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反正来日方长。按照他现在的想法,有徐妃这层关系在,也不怕徐家不支持自己。只是他自己现在也没想到,未来的道路究竟会通往何方。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