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说《边城》(1)第2/2段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
。。。。。。在一种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三岁了。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般夫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贴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
八千多字,超额完成任务。这几段内容首先介绍了主人公翠翠的生世以及纯朴却又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然后又介绍了茶峒这座边防小城的一些民俗习惯及这里纯朴的民风,还有天保傩送一家的介绍。其中大段大段自然风光的描写让人如身临其境。而民俗的描写却让人心生向往。
李渔的手都写酸了。小兰在边上磨墨,沏茶,以及阅读他所写的每一个字。小兰的伺候得非常周到,这是典型的一幅红袖添香的画面。在写了这么多字后,李渔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古人要用文言写作了:现在用鹅毛笔,写字都这么累,想必用毛笔写字就更累了。更何况在文字诞生的年代——甲骨文时代,字是要一个个刻到竹片上去的,刻一个字,想想有多么费劲啊,想想就知道,字当然越少越好。即使当了现在——大唐朝,纸早已经发明,但印刷术还没跟上来,想要得到一本书基本上是靠手抄,这样不也是字越少越好吗。当然,现在大唐朝之所以还是以文言作为书面语言,其主要原因不是印刷或抄写的原因,而是从先秦时期开始的一种习惯的延续,还没有人想着去改革,或者说还未到改革的最好时间。
尽管用白话文写文章是有史以来的开创之举,李渔却从不担心自己写的小说会不被这个时代接受,因为与文言文相比,白话文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与说话的语言是无缝连接的。但是在这个时代遭到很多保守人士批评与否定却是肯定的,因为这挑战了大家自从先秦以来就养成的习惯。
李渔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如何让大家或者说是更多的人看到这篇小说。这真是个问题,在这个雕版印刷才起步的年代。
要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小说,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从雕版印刷时代直接跳跃到活字印刷时代。这其实并不难,至少从技术上来说是如此。李渔很快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傅义,他看傅义雕刻的东西,他完全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晚上,李渔见到了宅子主人,傅权傅大人,实际上是傅公公。虽然两人直接接触的时间并不多,由于娘娘对李渔莫名其妙的好感,所以傅权对李渔的一举一动还是非常关注的。他知道李渔写的诗,还知道他的诗在兴庆宫受到好评。当然,即使李渔没有这些才华他一样也会对李渔客客气气,因为这是娘娘的意思。他是给娘娘办事的,惟忠于娘娘,就像高力士惟忠于皇上。所以他才又一次在下班之后来到李渔的房间里,重申了那种李渔不太明白的那种客气。“他为什么这么客气,难道仅仅是为了对撞我一下而负责吗。”
“请李小郎安心在这里养伤。即使痊愈了也可继续住在这里,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只要不嫌弃这里简陋,招待不周,如有什么事情尽管差使我那侄儿傅义。。。。。。”
“傅公公,您太客气了。”
傅权当然不用担心李渔住在这里的开销,娘娘早就给过他两片金叶子了。
是夜,丫鬟小兰很晚才睡。八千字,她得抄写多长时间。最后,她抄写了六千字就去入睡了。第二天早上,她还是早起了,赶在傅权去皇宫之前把抄写的稿纸交给了他。小兰和娘娘并不是单线联系,除了傅权这条线,还有娘娘宫外宅子里众多的丫鬟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