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茶馆第3/3段
“空妹,别、别。我们不说这个话题了。下面我们继续做诗,李兄来了,肯定可以做出佳作。”顾况说。
“做什么诗?”李渔问。
“你看到这家茶馆的招牌了没有,叫‘文士茶馆’,这茶馆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可以以诗来付茶钱,条件是要老板接收,诗太差了,老板当然拒收,茶钱另付。这茶钱事小,风雅事大。近年来,来这茶馆里做诗的人不计其数。不过能让老板接收的诗却不多,这样一来,来这里的人做诗的人更多了。这不今日,我们几个就来了。我们想以窗外的柳树为题做一首诗,看谁的诗老板能够看中。我们三个做好了,你是大诗人,先帮我们评一评。然后,李兄你也得做一首,让我们开开眼界。”
顾况的诗: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张试的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王叙的诗: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
李渔不太懂古诗,只能硬着头皮说:“我觉得三首诗都不错,肯定都能代付茶水钱。但相比之下,张试的诗更合当下我们这一行人的意境。”对于这个观点,大家颇能接受,因为眼前毕竟没有池塘,也没有梅花。然后大家一定要李渔也写一首。最好是写一首新诗。
“我家少爷不会用毛笔写字,他从小用的是鹅毛笔。这里没有鹅毛笔,所以他不会写的。”除了小兰,谁还会这么说呢。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兰来到了这边。李渔心里大赞,这正是他想说的。
正当大家满腹狐疑小兰的话是不是真的时,一个洪亮声音响起:“无妨,老夫愿意代笔。”循声望去,刚才在安静喝茶的两位老者起身向这边走来。声音正是走在前面的那位老者发出。虽然他头发胡须皆已花白,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大步朝这边走来。
众人都很懵,李渔问道:“您老是……?”
“甭管我是谁,我只知道你这小子叫李渔,写过几首诗,很好。不拘一格,我很喜欢。”然后他对另一位老者说:“老包,来,来,来,让我们欣赏一下后辈们的新诗。”
笔墨纸砚很快准备妥当。李渔没办法,拱拱手道:“那晚辈就不敬了。”
随着李渔念出第一句,老者手中的笔也矫若游龙般动了起来。刚一落笔,顾况立刻认出了老者是谁,他惊呼起来:
“竟然是您,大唐三绝之一的张长史张老先生,见到您我们真生三生有幸。”
李渔当然知道大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
此人正是张旭张长史,大家纷纷过来表示仰慕之情。张旭挥挥手,说:“别来这一套,麻烦死了。李渔,继续念你的诗。”
一棵枝干中空的老柳树
缓缓摆动着高处鲜亮的稀疏柳丝
唱道:
爱是一棵年轻的绿柳
在光秃的树林边熠熠生辉
张旭手中矫若游龙的笔停了下来。他把笔一扔,哈哈大笑:“有意思,有意思!这新诗果然有意思!新诗,新诗,全新的格局!我老了,学不会了!老包,你看,他在说我们俩呢,我们是两棵老柳树,他们都是年轻的柳树。老包,我们一边去吧。让他们去爱吧,他们以后也会老的。今天的茶水钱够资格免了吧。”
忽然又转过头来问李渔:“你这诗有题目没有?”
“有,《墓志铭》。”李渔恭敬的回答道。
“题目是好题目,但我不喜欢,还是不要题目吧。年轻人,不要看得这么透,要好好享受生活。老包,我们走吧。”
被称为老包的老人对张试说:“把你的诗给我吧,抵各位的茶水钱。”拿到诗后又恋恋不舍地看着张旭的字幅,说:“今天就不占你们后辈的便宜了。”说罢追着张旭的脚步出了茶馆。
两位老人走后,李渔才知道另一位老人的名字叫包融,他是茶馆的主人。曾是江南一带的名士。
留下来的字幅自然归了李渔。在告别的时候,李腾空对张旭说:“鹅毛笔是什么笔,能不能送我一支。”
李渔哈哈大笑说:“没问题,下次有缘相见就送你一支。”
还是顾况豪爽,“李兄,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新人如何尽快提高人气。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