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觐见(1)第1/2段
李渔这一段时间比较迷惘,娘娘当然很清楚。那张在雨水中苍白的脸庞又浮现在眼前,淡然、忧伤,却又那么无助,仿佛被所有人遗弃。这使她产生一个念头,她要亲眼再见到那张脸,而且越快越好。她去找傅权商量,傅公公被这个大胆的决定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接受了,他早就明白娘娘的性格中有一些疯狂的成分。忠于娘娘的傅权并没有强烈反对娘娘这个决定,而是选择了和娘娘一起承担风险。他只是反对她私下去自己的宅子里去见李渔。
“您是娘娘,而李渔是臣子。娘娘可以光明正大地召见李渔,就在这皇宫之中。”傅权建议道。
“那以什么理由召见他呢。”娘娘问,她觉得这个主意疯狂但又刺激,有一种跳舞的感觉。
“娘娘可以以代表大唐的女性嘉奖《边城》这部小说为理由。”
这的确是一个合适的理由,因为从书的内容来看的确是在歌颂女性,读者群以及喜欢这本书更是女性占绝大多数。
皇上御书房的书案上同时出现了两本手抄本的《边城》,同时奉上的还有两份奏折。
一份是国子监祭酒裴宣的,奏折中统计了书里面出现的各种标点符号,共有十二种之多。还初步统计了各个符号出现的次数,还对各种符号的作用进行了说明。最后他建议标点符号的使用宜尽快推广,对发明者李渔进行适当的嘉奖。
另一份书和奏折是御史中丞王鉷送上来的,书中还夹有一支鹅毛笔。在奏折中王鉷先是陈述了鹅毛笔带来的危害,说使用此种笔首先会使魏晋以来欣欣向荣的书法艺术中断,大家在审美上会受到巨大的损失。其次是鹅毛笔的使用将会养成天下读书人的懒惰之风。大家不再勤于练字,字如其人,如果读书之人都不好好练字,人心就会变得浮躁,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根基不稳等等。
接下来王鉷又批评了小说《边城》里所使用的语言,说是数典忘祖之举。还有小说的内容毫无意义,只能做为女人们的消遣读物,甚至还会误导年轻人。
一本四万多字的书,皇上花两个多时辰就看完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要看完一本四万字左右的书,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的,一个月也是正常速度。看完之后,凭着在艺术方面的直觉,他觉得这是一本非同小可的书,但是同时又是一本会引起很大争议的书,这种争议一方要说服另一方是很难的。从个人情感来说,他愿意支持这本书,支持这样的新事物。但是从国家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他就不确定了,也许还是不支持的好。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出现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可以先观察观察,任由其发展。而自己完全可以不出面,对于这样的小事可以完全任由李林甫处理。反正他已经把大部分朝政交给付予李相了。
皇上深知李林甫与王鉷是一丘之貉,到底还是担心李林甫对这件事的处理过于严厉。于是他派高力士把李林甫叫到了书房,交待了一番。
皇上那天回到寝宫,看见娘娘手里拿着一本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要看完一本四万字左右的书,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的,一个月也是正常速度。看完之后,凭着在艺术方面的直觉,他觉得这是一本非同小可的书,但是同时又是一本会引起很大争议的书,这种争议一方要说服另一方是很难的。从个人情感来说,他愿意支持这本书,支持这样的新事物。但是从国家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他就不确定了,也许还是不支持的好。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出现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可以先观察观察,任由其发展。而自己完全可以不出面,对于这样的小事可以完全任由李林甫处理。反正他已经把大部分朝政交给付予李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