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觐见(2)第1/2段
李渔大踏步地走入朝会大殿。数十双眼睛盯在他身上。这文武百官一见李渔,便窃窃私语起来。李渔目不斜视,昂然向前。在进殿之前短短的一炷香功夫,解开了他一个心结。那就是:没有必要害怕皇上,自从穿越以来,这一切都是赚来的,大不了再失去。
满屋子都是青色的身影,只有皇上,是金色的身影,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当他走到离台阶差不多还有五米远的地方,公公喊道:“跪拜,行礼!”
李渔跪拜,行礼,“草民李渔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李渔站了起来,这才有机会看清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皇帝。他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雍容华贵,气宇非凡。却面目可亲,眉宇间却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身材略微有些发福,却无法在过去岁月里矫健身姿。他声音宏亮:“你就是李渔,写新诗和小说的李渔。”
正当李渔准备回答时,从他的左手边走出一个青色的身影,大约五十来岁。他大声说道:“大胆李渔,容貌不端,竟然削发来见皇上,是对皇上的大不敬!”
皇上再也不能视而不见,问道:“李渔,你的头发为何这么短。”
“回皇上,草民出生于湘黔交界处的大山里,那里几乎与世隔绝,交通不便。那里的人们生活条件艰苦,为了维持生计,一天到晚都在干活。人们嫌长发在干活时碍手碍脚,于是便剪了短发,这样干活时就方便多了。不但头发如此,连衣服也是如此,夏天天气炎热,大家干活时便穿短袖,短襟,这样流汗时也畅快许多。李渔自己幼在那里长大,早已形成了剪短发的习惯。我觉得这样舒服,要是头发长了而不剪,便会浑身发痒,不痛快。”
那人没有理李渔,而是径直对皇上说:“皇上,《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若一个人像李渔这般剪去了头发,那便是大大的不孝。至于那些穷乡僻野山野村民,由于无知,可以不追究,但在这朝堂之上,天下人众目所的,岂能不讲究礼数。还请皇上治李渔一个礼数不周怠慢之罪。”
怠慢之罪?怠慢皇上,可是要掉脑袋的罪。李渔哪想到这唐朝的官员如此难缠,动不动就是杀招。不由得心头火起:“怠慢你个头,我不就剪个头发吗。剪个头发怎么啦,清清爽爽,舒舒服服,有什么不好。难道非要像你们一样,早晨起个床还要丫鬟来伺候这样才好。古人是说不让我们理发,但我们早就知道,古人有很多做法都是错的,或者说是有当时的局限性。当然大多数地方对的。对于对的地方,我们自然要与继承和发扬,而对于错的,我们就要改正。总而言之,我们无论是对待古人说的话,还是对待古籍,都要保持警惕,要有一颗批判的心。孔子他老人家还有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做为现代人,我们要相信自己比前人更厉害,因为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于剪头发这事,我认为古人说错了,也做错了。我认为把理发这种事与孝顺与否扯上关系是非常勉强的,我觉得很傻。”
李渔侃侃而谈的一番话来自未来,特别是“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让大家回味无穷,因而他这种对待古人的态度也具有了说服力。李渔听到一个声音:“李渔,你说得很好,有个性,有想法,我支持你!”
李渔一看,那人鹤发童颜,除了是张旭张长史还能是谁。
李渔在这金銮殿上不敢太放肆,只是简单地表示了感谢之情。
李渔有点沾沾自喜,自以为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却不知方才那句“难道非要像你们一样,早晨起个床还要丫鬟来伺候”这句话几乎得罪了这大殿里的每个人。
这时又一个人从队伍中走了出来,他排在右手边队伍的第一个,是离皇上最近的人。是一个精瘦的老头,称得上精神矍铄。他一走出来,大家都停止了说话。李渔蓦地猜到了他是谁:难道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奸相李林甫?
&e信自己比前人更厉害,因为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于剪头发这事,我认为古人说错了,也做错了。我认为把理发这种事与孝顺与否扯上关系是非常勉强的,我觉得很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