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如懿低眉顺眼地垂首,恰好齐鲁出来,道:“皇上,庆嫔小主的血已经止住了。只是此番大出血太伤身,怕要许久才能补回来。”

  太后双手合十,欣慰道:“阿弥陀佛,人没事就好。”

  齐鲁微微一滞:“姓名是无虞,但伤了母体,以后要有孕怕是难了。”

  太后嘴角的笑容霎时冻住,在布恩那个展开。皇帝一脸痛心地道:“皇额娘听听,那贱人自己不能为皇家生下平安康健的皇子,还要害得庆嫔也绝了后嗣。其心恶毒,其心可诛!”

  福珈有些不忍心,叹道:“皇上,按着庆嫔这么得宠,是迟早会有孩子的。但今年是太后的六十大寿,就当是为太后积福,还是留玫嫔一条命吧。”

  皇帝的眉眼间并无一丝动容之色:“按着从前的规矩,玫嫔这样的人不死也得打入冷宫。”皇帝脸色稍稍柔和些,“只是朕答应过皇后,后宫之中再无冷宫,所以玫嫔只能一死。且她自己也已经招认了,真无话可说,想来皇额娘也无话可说吧。”

  太后的目光有一丝疑虑闪过,逡巡在皇帝面上。片刻,太后冷淡了神色道:“既然皇帝心意已决,那哀家也没什么好说的。就当是玫嫔咎由自取,不配得皇帝的宠爱吧,及早处死便也罢了。”她摇头道,“景阳宫的风水可真不好,昔年怡嫔死了,庆嫔又这么没福。”太后伸过手起身:“福珈,陪哀家回宫。”

  如懿见太后离去,便在皇帝身边坐下:“皇上别太难过。”

  皇帝倒真无几多难过的神色,只是厌烦不已:“朕没事。”

  如懿温声道:“那,皇上打算怎么处置玫嫔?”

  皇帝显然不想多提玫嫔,便简短道:“还能如何处置?不过是一杯鸠酒了事。”

  如懿颔首道:“臣妾明白了,那臣妾立刻吩咐人去办。”她想一想,“只是如今天色已晚,皇上再生气,也容玫嫔活到明日。免得有什么惊动了外头,传出不好听的话来。”

  皇帝勉强颔首:“也好。一切交给皇后,朕不想再听到与此人有关的任何事。”

  如懿婉顺答应了,亦知皇帝此刻不愿有人多陪着,便嘱咐了李玉,陪着皇帝回了养心殿。才出了景阳宫,容珮好奇道:“皇后娘娘,玫嫔犯了这么大的事儿,是必死无疑的。难道拖延一日,便有什么转机么?”

  “没有任何转机,玫嫔必死无疑。”如懿轻叹一声,“翻了这么不可理喻没头没尾的事儿,也只有死路一条。只是宫里不明不白死了的人太多了,本宫虽不能阻止,但总的替她做些事,了她一个久未能完的心愿。”

  如懿望着遥远的天际,那昏暗的颜色如同沉沉的铅块重重逼仄而下,她踌躇片刻,低声道:“叫三宝打发人出去,吩咐惢心替本宫做件事。”

  到了第二日,惢心一早便匆匆忙忙进了宫,如懿正嘱咐了三宝去备下鸠酒,见了惢心连眼皮也不抬,只淡淡道:“事情办妥了?”

  惢心忙道:“一切妥当。娘娘昨日吩咐了出来,奴婢连夜准备了祭礼和元宝蜡烛去了乱葬岗,只是年头太久,那地方不太好找。还是娘娘细心,吩咐三宝找来知会奴婢的人,是当年经过手的人,这才找到了,奴婢就赶在子时前带了风水先生寻了个宝地安葬下去,又做了场法事,希望他……在地下可以安宁了。”

  如懿眉心一松,安宁道:“虽然本宫只见过那孩子一眼,但到底心里不安,如今这事虽然犯忌讳,但做了也到底安心些。你便悄悄去玫嫔宫里,告诉她这件事情,等下本宫遣人送了鸠酒去,也好让她安心上路。”

  惢心答应着去了,不过一炷香时分,便匆匆回来道:“皇后娘娘,玫嫔小主知道自己必定一死,所以恳求死前见一见娘娘。”

  彼时如懿正倚在窗下,细细翻看着内务府的记账。闻言,她半垂着羽睫轻轻一颤,却也不抬,只淡淡问:“事情已经了了,本宫遂了她的心愿,难道她还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话么?”

  惢心沉吟着道:“玫嫔小主只求见娘娘,只怕知道要走了,有什么话要说吧。”她说罢又央求,“皇后娘娘,奴婢看着玫嫔小主怪可怜见儿的,您就许她一回吧,她只想在临走前见见娘娘,说几句话。她是要死的人了,娘娘……”

  如懿念着与玫嫔同在宫中多年,惢心又苦苦央告,便点了点头,道:“等晚些本宫便去看她。”
容之色:“按着从前的规矩,玫嫔这样的人不死也得打入冷宫。”皇帝脸色稍稍柔和些,“只是朕答应过皇后,后宫之中再无冷宫,所以玫嫔只能一死。且她自己也已经招认了,真无话可说,想来皇额娘也无话可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