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走进矿中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到那间黑暗而潮湿的旧楼里,她匆匆忙忙地擦着地板,清扫着墙壁,用白纸糊了窗扇,炉子烟筒也重新整理了。宿舍变得整洁清新,我心里漾起幸福的波涛。

  妻子走得时候,风停了,又下起了雪。雪花如鹅毛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望着妻子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了雪野里,心里突然想起唐人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诗句。

  雪飘无声,轻轻地把寒冷的大地盖起来,然后再静静地融化,渗透进黑色的土地,默默地去滋润春天的绿色。

  雨田来矿区上小学,我认识了他的班主任张翠老师。她四十多岁,中等身板,方脸膛,面色白皙,黑发下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工作严肃认真,教学兢兢业业,是二十三处的教学模范和标兵,全校老师的榜样。张老师说话时总是微笑着看着你,是全校女老师公认的大姐,老师们对她非常尊敬。

  有一次,星期天搞家访,她竟然到我宿舍里来了。她是唯一走进过我宿舍的女老师。她见我们爷俩住得象狗窝一样,吃得饭比不上狗食,很是同情,轻轻叹气。

  “你们爷俩就这样生活吗?”

  我无言以对。她又说:“不能苦了孩子啊!”

  那年冬天下雪多,天极冷,张老师便将他儿子穿过的一双棉鞋送到宿舍来,并亲手给孩子穿上。

  萍水相逢,张老师的行为让我心存感激很多年。

  中学组的一个教师,每天早晨上班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喝得鸡蛋面条,不放点香油实在没滋味!”有时说:“今天又喝肉丝面,真难喝啊!”并冲我问:“于老师,你说是吧?”

  如果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也就罢了,他明明知道我连煎饼都吃不上,还特意这样问,不知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妻子也是老师,说话挺客气,人也长得漂亮,我常想,她怎么会嫁给这样的男人!他们是双职工,总感觉高人一等。

  几年后,我调矿务局中学当高中教师时,没想到他竟然为女儿上学的事来找我,面对着他那张熟悉的脸,我突然想起肉丝面鸡蛋面的往事,淡然地笑了。热情的帮了他,并给他女儿做班主任,竭尽全力的去引导他女儿,花费了不少心血。

  多年后,二十三处退休支部李书记患上皮肤病,来找我诊治,我向他打听那老师的情况,他说:“他早死了……”

  人之初,性本善。人无完人,人或许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相信这世间还是善良的好人多,儿子的班主任张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翠老师的家在学校北面的一栋新瓦房里。家里很朴素,张老师是山东莱芜人,师范毕业分配到矿区来的,丈夫叫彭树,是广东中山大学政治系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到山东来的,在牛山矿务局教育处当处长。彭处长骑自行车上下班的,每天三趟,来回几十里地,风雪无阻,学校老师都热情的称呼他老彭。

  心不死就有希望。做代课教师后有了电灯光,有了备课的纸张,我便继续我的业余写作。有一次,我在《大众日报》的副刊上发表了些作品,碰巧被张老师看到了,她拿着报纸来问我:“于老师,这是你写得吗?”

  “是,写得不好。”

  “不错,你爱文学,怎么在这里教数学呢?”

  我腼腆的憨厚的笑笑,苦衷难言,她也没再说话。

  第二天放学时,她告诉我晚上到她家去一趟。晚饭后,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她家。她的丈夫彭树接待了我。

  他身材不高,中溜个儿,脸膛上宽下窄,是壮族人的那种模样,两眼黑亮,锐利。穿了一身中山装,朴素大方,胸前的兜里别着一支钢笔。他说话很快、声音很轻,很和蔼,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他问了我许多情况,比如哪年毕业,什么学校,在学校高考时考文科还是考理科,最后问参加高考了吗。

  我如实回答:“参加了两次,两次都考上了,都没捞着上……”

  他沉思了半天,意味深长的说:“于老师,你失去了改变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