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走进矿中第3/4段
我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养成了怕见官的习惯。
我去他家时心情很紧张,进门后脊梁上已出了汗,额头上也滚下了汗珠子。
他接着说:“这么吧,我介绍你到矿中去教语文,那里缺老师,工资是43元,比这里高点。”
从他家里出来,那一夜我激动得没有睡觉,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在彭树处长的关照下,暑假里就去矿务局第一中学报到了。牛山矿务局八个生产矿,共计十余万职工家属,他们的子女都在这儿上高中。局机关附近的中心医院、工程处、救护队及局机关干部的子女们在这儿上初中,共有二十多个班级。教职工近二百人,本科毕业的教师就有一百多人,没有学历的代课教师就我自己。
一个雨后的上午,我仍骑那辆破旧自行车,那车子是妻子花了九十元钱从集市上买来的,永久牌的。仍穿那身旧衣裳,夏天把棉袄棉裤从里边抽掉,剩下的皮儿就成了单裤单褂了,不知这种穿法是不是发明创造,反正冬夏能穿一身衣服。
接待我的校长叫张福,个子不高,和蔼可亲,说话笑咪咪的,看我时两只眼睛打闪般地巴眨。他开了办公室的风扇,给我倒了杯水,直言不讳地说:“听老彭讲,你是老三届,文学不错,咱这儿缺语文老师,工资每月四十三元,是大专毕业的待遇……”
到一中上班的第二天,教育处就抽调我去参加高中招生语文阅卷工作,我有些受宠若惊。
出了学校,想着今天要先回家一趟,便到街上给妻子买了条裙子,叫黑绸百褶裙。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裙子。
回到老家已是午后,邻居们都在我家屋头外面乘凉,妻子回家换上那条黑绸裙子,象个小姑娘一样,羞怯的不敢走路了。后邻居路大娘说:“腊梅变成了城里人啦!”
和腊梅一块上山撸过槐花的东邻居说:“腊梅算混好了,是咱村第一个穿裙子的人哩。”
她告诉大家,“昨天晚上俺做了个梦,梦见腊梅屋子里出了个泉,那泉水,沽沽的向外流,清亮亮的直淌到俺家院子里来,捧起来尝一口甜滋滋的。”停了一会儿,她又神秘的说,“看来黄草家有股子泉水,人穷不到底哩!”
她讲的这个梦,带给了我一种美好的希冀。
我爱好文学,学校就安排我去语文组报到。
开学的第一天,我和语文组的老师们去抬办公桌,打扫卫生。语文教研组的组长是个女教师,个子高高的,身体瘦瘦的,说话高声亮嗓,一言一行显示出她的身价与资格。
她见了我象蛇看见了老鼠,用目光睃了我一眼,嘴角露出一丝鄙视的微笑,说:“你是老彭介绍来的啊?”
她那一眼一笑,让我毛骨悚然,心惊胆颤。
第二天上班时,教导处的教务员小张却又通知我,让再去数学组报到,教初中数学,我感到非常茫然。
数学组在二楼东头挂角上。教研组的组长是张英老师,北京师大毕业的,对工作热情、负责。她是局里的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多年后,脑子里仅留下她在办公室里打扫卫生的样子,脱了鞋子,穿着袜子站在靠窗的桌子上去认真的擦玻璃,她说话清晰宏亮,总是笑咪咪的。她待我的态度是不凉不热,并无鄙视的意思。
人和人就是个缘分。想不到的是我后来竟然给她的三个孩子都做过班主任。她的大儿子很憨厚忠诚;二儿子很聪明,学的是美术,后来考上了山东师大;女儿是个单纯可爱孩子,我专门辅导过她的地理课程。
进矿中时也是需要试讲课程的。我和两名新分配来的教师一起进行。一名是一中毕业的老三届,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们是同龄人,同代人,但命运和地位已不相同。另一个是张老师,年龄还不到二十岁,师专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小伙子长得帅气,头脑很聪明,后来他很快成了教学骨干。
试讲工作是在一间初中的教室里进行的。讲的是初中数学的几何部分。坐谈时,只有一位姓高的教导主任提出我用教具小了点,不该用火柴盒,应该自行车,那车子是妻子花了九十元钱从集市上买来的,永久牌的。仍穿那身旧衣裳,夏天把棉袄棉裤从里边抽掉,剩下的皮儿就成了单裤单褂了,不知这种穿法是不是发明创造,反正冬夏能穿一身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