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论文月票)第1/2段
<p>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p><p>吃烤肉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毕竟现在才是农历二月底,距离清明节还有几天时间。</p><p>沈老师自从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就开始了努力工作。</p><p>今天又将会是收获满满的一天,第四篇论文马上就要封笔了。</p><p>上午,沈光林正在办公室里认真工作,疯狂的撰写论文。</p><p>其实撰写论文,听起来很高大上,做起来本身并不难。</p><p>这就跟写八股文是一样的,它是有固定格式固定套路的,只要有内容有想法,按照程序一步一步的向下走就是了,无非就是论点新颖不新颖,观点有没有谬误而已。</p><p>对于沈光林而言,想写出新颖的论文并不难,甚至对于所有人来讲,提出新颖的观点也都不难。</p><p>毕竟,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他也可以说地球和太阳之间有一个时间黑洞,进去的人就可以回到过去。</p><p>但是,你怎么证明这件事的真实存在呢?</p><p>这才是比较难的事情。</p><p>沈光林最难的其实也不是写论文论点,而是如何查找引用,寻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正确。</p><p>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也不知道该引用谁文章更合适,要是有个团队帮忙就好了。</p><p>而即使是在编造论文,也要编的合理,编的圆满,这才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p><p>沈光林过去的主要工作就是写论文。</p><p>本科四年,研究生2年,他从来都没有做过什么开创性的工作。</p><p>沈光林和同学们做的最多的基本上就是“重复实验”。</p><p>因为都是对照着原论文做的,只要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就说明写论文的这个人很“讲究”,确实具有研究成果。</p><p>要是多次重复实验而不得,这就有可能出大问题了,这个人的实验很可能是杜撰的,也就是这个人走了“偏门”。</p><p>这就像冀州科技大学的韩秋雨老师一样,直接凭空出现了一种诺贝尔级别的别人无法重复重现的新技术,最终导致自己身败名裂,简直求荣得辱,得不偿失。</p><p>沈光林就读名校,他的老板既是研究生导师,也是博士生导师,但是他老板也不是什么开创性的研究者,而是一个标准的行业造假检验师,一个不折不扣的批评者。</p><p>一般发表在自然或者科学上的文章,只要花费不是特别高昂,老板都会安排手下的科研狗们进行重复实验,实验的目的也不是肯定,而是否定,找茬,找错。</p><p>甚至一些原本没有大问题但是不太严谨的研究成果,经过他们的轮番攻击,几乎依然能够让研究者名誉扫地甚至背负上学术不端的帽子。</p><p>科研,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水分。</p><p>科研,攻关的费用一点都不便宜。</p><p>沈光林从来都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虽然就读的是世界顶尖名校,老师的目标却也不是获得学术成就,而是像狗仔卓伟一样,靠学术“讹诈”维持生计。</p><p>来到京城大学之后,在帮助老师们翻译修改论文的过程中,沈光林找到了往日那种熟悉的感觉。</p><p>虽然只是一篇小小的论文,但是经过沈老师的审读,找出谬误不要太简单,经过他的妙笔生花之手,论文最后得以发表,也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之事。</p><p>毕竟,无论如何,虽然只有50块,也是有钱拿的嘛。</p><p>沈光林的论文是用英语书写的。</p><p>在以前,在,在老板手下,沈光林就是一个纯粹的论文书写工具人,天天闷着头写论文,早就已经形成习惯直接用英语写论文了,真的要他去写中文论文反而不会写,还是英语更简单一些。</p><p>因此,沈光林的前三篇论文和正在写的第四篇用的都是英语直接书写的,让他写中文反而是在为难他。</p><p>先写英语论文,再翻译成中文发表,这是后世一些科研大牛们的骚操作。</p><p>而且他们通常先是去投递国外期刊,要是不被看中,转手再投递给国内的期刊,废物再利用嘛。</p><p>到了再后来,国内的期刊们也学聪明了,开始不收录这样的文章了,反而公开打起了招牌,一篇论文卖多少钱,给钱了才会帮你刊发。</p><p>这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p><p>至于论文有没有学术价值,这个谁管?</p><p>能让你顺利毕业,评职称,能获奖不就成了。</p><p>沈光林的论文写的正嗨,一位老师进来了。</p><p>这位老师姓王,叫做王明明,就是那位连标题都没有翻译的论文的原作者。</p><p>王老师曾经也是一位运动健将,深谙各种斗争技巧,但是在学术这一块确实还是薄弱一些。</p><p>不过,他政治嗅觉比较敏锐,很早就发现了学术界的风向变化,因此积极包装自己,从此不再谈论“革命为纲”“两个凡是”,而是扛起了研究学术的大旗,准备做一个职业学者了。</p><p>在沈老师这里,只要肯花钱,沈光林并不介意帮助他完成一下学术梦想。</p><p>跟写的第四篇用的都是英语直接书写的,让他写中文反而是在为难他。</p><p>先写英语论文,再翻译成中文发表,这是后世一些科研大牛们的骚操作。</p><p>而且他们通常先是去投递国外期刊,要是不被看中,转手再投递给国内的期刊,废物再利用嘛。</p><p>到了再后来,国内的期刊们也学聪明了,开始不收录这样的文章了,反而公开打起了招牌,一篇论文卖多少钱,给钱了才会帮你刊发。</p><p>这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p><p>至于论文有没有学术价值,这个谁管?</p><p>能让你顺利毕业,评职称,能获奖不就成了。</p><p>沈光林的论文写的正嗨,一位老师进来了。</p><p>这位老师姓王,叫做王明明,就是那位连标题都没有翻译的论文的原作者。</p><p>王老师曾经也是一位运动健将,深谙各种斗争技巧,但是在学术这一块确实还是薄弱一些。</p><p>不过,他政治嗅觉比较敏锐,很早就发现了学术界的风向变化,因此积极包装自己,从此不再谈论“革命为纲”“两个凡是”,而是扛起了研究学术的大旗,准备做一个职业学者了。</p><p>在沈老师这里,只要肯花钱,沈光林并不介意帮助他完成一下学术梦想。</p><p>跟其他老师找沈光林帮忙不但不感激,反而动辄催促追赶不一样,王老师的态度非常好:</p><p>“沈老师您好,正忙着呢,我看您辛苦,特地托人从乡下带了一只水鱼,你看看这裙边,可厚实了。”</p><p>沈光林抬头一看,又是他呀。</p><p>微微一笑,却没有放下手上的工作:“甲鱼可是个好东西,以形补形也不错,嚯,这么大的吗,好粗,好长!”</p><p>王老师带来的这只甲鱼确实很大,看着起码有十几斤,一般来讲三四斤的甲鱼已经很不错能够上桌了,上了十斤的甲鱼已经成精了,想碰到并不容易。</p><p>沈光林拿一只铅笔去逗弄这只甲鱼,这只老家伙闪电搬的伸出头,咔嚓就咬住了。</p><p>没几下,铅笔碎了。</p><p>“你是不是又想催我论文搞快一点,我已经知道了。”沈光林很明白他的意思。</p><p>“没有没有,我就是来看看您。”王老师言不由衷的干笑了两声。</p><p>“王老师坐吧,你的论文已经写完了,需要修改的地方比较多,你自己看一下,最好翻译成中文自己先熟悉下。”沈光林已经有万贯家财了,还为了200块而折腰,想想也是不值得。</p><p>但是200块已经是王老师拿出的最多的钱财了,有些老师只给了50块,有些老师一毛钱都没给,还觉得你一个年轻人,让你翻译是看的起你。</p><p>沈光林不去辩解,暗暗决定,做完这一波,以后再也不接这样的活了。</p><p>王老师拿起桌上的论文就看,随即变得一言不发起来。</p><p>能够做到京城大学的老师,当然不是不学无数的。</p><p>可是,王老师就是传统的那类学俄语的老师,让他看英语论文,他努力了大半天,算是认出了一些英语单词而已。</p><p>沈光林又在那里写了半天,正想去查阅一下参考资料呢,抬头就看到王老师还在那里好像很努力很专注的在看论文,那严肃的样子,仿佛深入进去很久了。</p><p>切,在我面前还要装。</p><p>“怎么样?对得起你的200块吧。”沈光林笑着问道。</p><p>这篇文章改起来真难,全文一共17处谬误,一一修正而又不失去原文的色彩,真的还是要有点水平的。</p><p>“沈老师,我能不能拿回去看看?”</p><p>“你不准备发表了?我这两天就要一起邮寄出去了,不然我才不会放着大好时光窝在办公室写论文呢。”沈光林已经好多天没有找李莉妹妹玩耍了,男人工作起来就像玩游戏一样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