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言迁都者,斩!第1/2段
太监金英是宫中的老人,受到几代帝王的宠信。在朱祁钰让他去召集百官后,金英跑得飞快。大明的存亡,也决定他们这些太监的死活。
原本还有一个王振在他们头上,如今王振死于乱军之中,只要金英表现得还不太差,内廷首领太监的头衔,自然会落到他的头上。
这个时候的金英,只恨爹妈给他少生了几条腿。
朱祁钰在让人去召集百官后,又特意让人叫来了于谦、于冕父子。
就在三人谈话的时候,朱祁钰突然想起一事,连忙吩咐身边的小太监:“你去请太后到大殿。此番商议,没她不行。还有就是,一并把皇后请来。”
“这个差事,内侍们不敢接,也不该接。郕王自己前去请太后和皇后。如此,方能表示对太后和皇后的尊敬。”于冕情急之下,不顾尊卑的拉住了朱祁钰的衣袖。
朱祁钰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孙太后,必须站出来。她是皇帝的母亲,是大明的国母。
金銮殿上,大臣们都消化完了明军大败的信息。
有的人,眼中的泪水不受控制的流了出来。有的人,眼神呆滞,看不出任何的表情。有的人,紧握拳头,牙齿咬得“滋滋”响。有的人,一看就被吓得不轻。
没有官职在身的于冕,按照道理,并不应该出现在金銮殿上。
只是于冕,前面有给于谦献计献策,后来又帮着郕王朱祁钰想了几个法子。朱祁钰本身对于于冕,就有了看中的意思,再加于冕是于谦的儿子。于冕就这样破例的,能和百官站到了一起。
皇帝朱祁镇御驾亲征,带走大部分的中枢重臣。而这些重臣们,大多数都死在了土木堡。
大臣们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或是儿女亲家,或是同榜取士,或是师生关系。想着自己的亲人、好友、师徒死于战场上,大臣们自然是笑不出来。
角落里的于冕,看着朝堂之上,站立的王公大臣们,一个个哭丧着脸,不由摇头叹息。
随着一阵钟鼓声响,孙太后和朱祁钰联袂而来。
朱祁钰先是对着孙太后行礼后,才转身面向一众的大臣,说出了这次朝会的主题。
“瓦剌蒙古残暴,于土木堡设伏,前后夹击。大明蒙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如今请各位大臣前来,就是要商议出一个法子,用来应对巨变。”
朱祁钰话音刚落,一个大臣就从队列中走了出来:“大军新败,三大营损失殆尽。如果死守北京,将会无兵可用。皇帝被瓦剌俘虏,公候大臣陨落。将士们士气低迷,自然是不堪大用,不可一战。臣请南迁,躲避瓦剌锋芒,保全大明。”
一个兵部的官员出来,反驳:“三大营主力虽然损失了,不过底子还在。京师附近,还有数万大军。瓦剌人也就十万而已,难道我们就怕了他们!”
最先开口的官员,看了一眼反驳自己的兵部官员,反问:“这数万大军,老的老,少的少。就凭他们,打得过如狼似虎的瓦剌人?”
那个提议迁都的大臣,说的也是实话。这下,反驳他的兵部官员,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又一个大臣走了出来:“北京,处于幽燕之地,靠近边关。作为一国帝都,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臣也请迁都南京,回到太祖当时。”
两个大臣先后开口,都是主张南迁。这让大臣们心情更加混乱,也让南迁的提议,获得相当一部分朝臣的附和。
瓦剌人就要打来的消息,已经在北京城中漫天飞舞。城中人人自危,谣言四起。不少达官显贵之家,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难逃。
“臣夜观天象,天象已经发生了巨变。事到如今,只有迁都南京。才能顺应天象,保存大明。”精通天文的侍读徐珵站了出来,一番话更是火上浇油。
年过七十的礼部尚书胡濙,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胡濙举着手中的拐杖,就向着徐珵打了过去。徐珵躲闪不及,结结实实的挨了好几下。
“成祖的皇陵在这里,仁宗的皇陵在这里,宣宗的皇陵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