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孔乙己》 中第2/2段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刚才说了三个世界,一个神秘的权贵世界,一个资本世界,一个劳动者的世界。权贵的世界我们普通人无法窥探。而资本家们只要能赚取利益,他在精神上就没有什么严重缺憾了。劳动者是社会上的普通群众,他们用劳动力换取生活资料,无权无势,也没有多少钱。但是只要他们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持下去,在精神上就没有不可忍受的痛苦。
但在鲁镇,几乎只有孔乙己没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小说里,穿长衫表面是代表了读书人的身份,是文化的标志。但是实际上,小说没写出来,这些长衫顾客的文化是权力权力和金钱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文化才有了神圣的性质,才会被人崇拜和敬畏尊重。那么人们崇拜和敬畏尊重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文化,还是权力和金钱?这里我们是很难以直观感受到的,但是孔乙己一出现,情况就不同了,孔乙己有文化吗?肯定是有的,但是科举没考上,所以没权没势,孔乙己把文化从金钱和权力提取出来了,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文化。而这种赤裸裸的文化是不被人们所尊重和敬畏的。
所以孔乙己会被人们嘲笑,而人们嘲笑他的真的只是因为他没有考上科举吗?人们对权贵阶级不可能只有崇拜和敬畏尊重。崇拜一个人就会想变成一个人,这种崇拜里肯定会有一种向往。而这种向往是不能被短衣帮所实现的。要想变成权贵阶级,你就得考科举,你要考科举,你就得有文化,而文化刚好是短衣帮所缺少的。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向往会不会变质成了嫉妒或者一种不甘,所以嘲笑孔乙己有没有可能就是在嫉妒穿长衫的。他们惹不起坐着喝酒的人,但是他们惹得起孔乙己,他们把对长衫的嫉妒发泄在孔乙己身上,孔乙己越是表现出与长衫顾客一样的行为,他们就越是嘲笑。
这里我们还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孔乙己一定要穿长衫,哪怕它又脏又破。孔乙己是什么人,是社会的最底层人,跟短衣帮一样,但是他又不一样,他读过书,他有文化,他不想跟短衣帮一样。而长衫是他有文化的唯一证明,是他与短衣帮唯一的区别。更是他最后作为读书人最后的尊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