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阿Q正传》一第1/1段
鲁迅很多小说都是反应辛亥革命的这一时期的,《阿Q正传》也不例外,但却是鲁迅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达到巅峰的作品。这个作品有多厉害?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看完《阿Q正传》法语译本,感动的流下热泪。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则把鲁迅当成精神依靠,他在12岁就已经阅读了《阿Q正传》《孔乙己》等作品,他曾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如果我能写出《阿Q正传》,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
而现在我们中国人只要是读了一点书的人,基本都听过阿Q的大名,就跟李逵、武松、刘备、曹操、关羽一样,已经成了大众知识的一部分,是不可抹杀的一部分。《阿Q正传》是鲁迅写的最长的小说,一共有2万多个字。而《阿Q正传》的诞生是充满戏剧性的,都是孙伏园在《晨报》副刊当编剧,后来这个报纸决定添加一栏“开心话”的栏目。孙伏园就跑来找鲁迅,要鲁迅整点活,弄点搞笑的在上面。于是《阿Q正传》就开始连载了,每周孙伏园都来笑眯眯的催一次稿。因为是开心话,所以鲁迅当时取了一个笔名,叫巴人。意思就是下里巴人,并不高雅。
而《阿Q正传》开始连载以后,有许多人看这个小说就觉得很紧张,仿佛就是在骂自己。还有些人觉得这个巴人就是自己认识的某某某,因为只有某某某才知道自己的这些事。还有些人到处找四川人,以为巴人就是四川人的意思。最后终于打听出来,是教育部的周树人写的,素不相识,那些人才放心。后来鲁迅渐渐的写的认真起来了,孙伏园觉得这也开心不起来,就把这个小说移到“新文艺”的栏目里。写了两个月以后,鲁迅很想结尾,但是孙伏园不赞成,提出来结尾他一定会要求鲁迅让阿Q多活几个星期,后来孙伏园有事回家了,另一个编辑来暂时负责报纸,鲁迅就抓紧机会赶紧把阿Q被枪毙的结尾写了送过去,那人就登了出来。
“待到伏园回京,阿Q已经枪毙了一个多月了。纵令伏园怎样善于催稿,如何笑嘻嘻,也无法再说”先生《阿Q正传》.....“从此我总算收束了一件事,可以另干别的去。”
这个小说的成因和结尾看起来都很戏剧性,但鲁迅还真不是瞎写的。因为阿Q这个形象在他心理已经酝酿了很多年了。当代作家毕飞宇是这样评价的:
“请注意,鲁迅发表《故乡》是1921年的1月,发表《阿Q正传》是1921年的12月,是同一年的一头一尾。作为一个写作多年的人,我很想说一件事,那就是写作的惯性,这个惯性也就是作品与作品之间的逻辑性。
我常说,小说不是逻辑,但是,小说与小说之间有逻辑。这个特有的逻辑就是作家的价值体系,一个作家最宝贵的东西就在这里。
总体上说,鲁迅写《故乡》的时候对“奴性的自觉”还保留那么一点情面,但是,他觉得不够,太含蓄,太优雅,他意犹未尽,他想撕破脸皮、酣畅淋漓地来个“大的”。我估计鲁迅写《阿Q正传》的时候铆足了劲。
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在鲁迅的小说写作史上,《阿Q正传》的篇幅最长、场面最大、人物众多,最关键的是,气足,手稳,那是一个小说家的巅峰状态。面对“大多数”,甚至是“全部”,鲁迅鼓足了决绝的勇气,迸发了全部的才华,他骁勇无比。
作为读者,我想说,写《阿Q正传》的时候,鲁迅的心是覆盖的和碾压的,气吞万里如虎。”
这个评价是非常到位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