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阿Q正传》三第2/2段
那么到底gui是那个字呢?毕飞宇是这样说的:”我敢武断地说,鲁迅压根就没想给“阿Q”好好地取一个“像样的”中文姓名,为此,这个惜墨如金的作家为了“三大件”,不惜写了那么长的一段序。
就小说的结构而言,这个序的长度是不合适的,但是,很必要。只有有了这个序,阿Q的“三无”身份才能够合理。——鲁迅根本就不想让阿Q有“姓”、根本就不想让阿Q有“名”、根本就不想让阿Q有“籍贯”,由是,鲁迅保证了阿Q的抽象性。阿Q是“大多数”,甚至是“全部”,他是无所不在的。鲁迅需要这个。
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们让阿Q叫“赵国富”或者“赵国强”,这有趣吗?很无趣,很无聊。虽说“赵国强”更具象。
抽象不只是哲学的事情,也是小说的事情。抽象即涵盖,抽象性即整体性。“
鲁迅曾经在俄文译本的《阿Q正传》里写了一篇序,说自己要画出国民的魂灵来,试问,国民的魂灵怎么可能有具体的名字呢?但是为什么必须得是阿Q呢?为什么不是小A,为什么不是阿p呢?鲁迅说Q这个字体像长了条小辫子的样子。毕飞宇说过写作是有惯性的,作品和作品之间是有逻辑的,然而在《阿Q正传》出来半年前,鲁迅还行了这样一篇杂文《“生降死不降”》鲁迅悲愤的在文章里说出了自己的发现,辛亥革命以前有一种言辞打动了他,说汉族不愿意做大清的奴隶,很多汉人死了入殓的时候,会把辫子盘在顶上,像明朝一样。因为留辫子是满族南下强加给汉族的习俗,是汉族沦为满族奴隶的一种符号,既然生前我投降了,死了我就要把辫子盘上去,来表明我的斗争精神。结果辛亥革命过去了,民国都到了十五六年了,很多人死了,这些人也不是什么清朝遗民,根本和清朝毫无关系,甚至就是民国的官员,一死了,讣文却都是什么清朝什么什么官的称号,全到阴间三跪九叩的上朝去了。鲁迅发现原来辛亥革命之前,那些人所谓的生降死不降,是以“死不降”来掩盖不以“生降”为耻的奴隶精神,也就是说这完全是精神胜利法的一种,所以在给主人公取阿Q这个名字的时候,这种想法肯定已经被充分的灌注到里面了,毕竟写作是有连惯性的,两篇文章相隔不到半年,而且在保留下来的鲁迅的手稿里,Q就是写得像一个梳着清朝的人。而阿Q这个名字所寄托的并非只是一条辫子,寄托的是很多国民的精神,他只能念成阿Q。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