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借个空间来种田(12)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中间的堂屋要大些,门差不多跟堂屋一样宽了,大敞着,能看到里面的摆设,除了普通人家有的桌子凳子外,还有药柜、药碾、切药刀、小杆秤等跟中医药有关的用具。



虽然用具都显得简陋,甚至粗糙,但很齐全,能看出是有着较完整的家传渊源的。



不用妉华说什么,杜老七招呼她坐到屋廊下的一个小方桌前,“过来,我给你看看。”



来这里的除了看病就是抓药,妉华前几天生病发烧不能走路,是卫保山上来把杜老七请到家里给她看的病。



现在妉华过来,不用问也是来复诊的。



茶几一样的小方桌下方有个抽屉,杜老七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磨的很光滑的木制脉枕,放到小方桌上。



妉华坐过去,把手平放到脉枕上,杜老七伸出他大蒲扇般的手,搭在了她的手腕上,为她把了把脉。



“脉相不错。”杜老七又看了看妉华的脸色,“你另外吃了什么药?”



“没有。”病好的快跟她修炼蕴生功有关,妉华自然不会说。



杜老七没多问,把完了脉,看了看她的舌苔,大手一摆,“你娘说让你抓药了吧?你的风寒好了,我看不用再吃了。药能少吃少吃。”



“就听七叔的。”妉华说道。



等杜老七把脉枕放回抽屉里,妉华说道,“七叔,我想借你的医书看看。”



蕴生丸的制作比较复杂,她不可能在野外挖挖药揉把揉把就制成了,在家里制药的话,苗大兰跟卫保山肯定会问,她得给出个会制药的理由。



最方便的理由是看书学会的,可家里是没有医书的,所以她想到了杜老七这里,能借到最好,借不到的话,等过段时间找个理由去趟县城买本回来。



都一个村的,本来都认识,这几年原主总病着,杜老七跟原主一家从认识变成了熟识,因为对杜老七心存感激,卫保山跟苗大兰过年过节总不忘往杜老七这里送一份东西,当亲戚走动了。



关系近,所以妉华才会直接开口。



谁家人没病过伤过?哪家都找杜老七父子看过病,卫家沟的人对杜老七父子都存着敬,连村里的几个混混子都不来杜老七这里捣乱。



当然,也有杜老七的体格放在这里的原因。



村里人照顾他,杜老七也没避着过人,有时需要了会当着来看病的人的面拿出书来查看。



可能是在这里呆的舒适,镇上医院请杜老七去杜老七没去,一直呆在卫子沟做村医。



大家都知道杜老七这里有医书。



杜老七没显出多意外,也没有一口拒绝,问她,“你想学医?”



“不一定。想先看看,能看懂再说。”



杜老七看她是认真的,点了点头,“学医一得不怕吃苦,二得有灵性,没灵性的学一辈子都是半吊子,白费工夫。



借给你也行,但得事先说好了啊,书都不能弄破了,只能借一个月,看不完也得还回来。”



没想到这么顺利,妉华一口答应,“行。我一定会保管好。七叔,你这里有没有中草药类的书?我想从认识中药开始。”


可能是在这里呆的舒适,镇上医院请杜老七去杜老七没去,一直呆在卫子沟做村医。



大家都知道杜老七这里有医书。



杜老七没显出多意外,也没有一口拒绝,问她,“你想学医?”



“不一定。想先看看,能看懂再说。”



杜老七看她是认真的,点了点头,“学医一得不怕吃苦,二得有灵性,没灵性的学一辈子都是半吊子,白费工夫。



借给你也行,但得事先说好了啊,书都不能弄破了,只能借一个月,看不完也得还回来。”



没想到这么顺利,妉华一口答应,“行。我一定会保管好。七叔,你这里有没有中草药类的书?我想从认识中药开始。”



“有倒是有。你等着啊。”



杜老七起身去了屋里,过了一会,拿了两本书出来,放到小方桌上,“这两本先看看。”指着其中一本说,“这本能背会了就能学。”



两本书很旧了,但不是古书,是一、二十年前的正规出版物,旧是书的主人经过翻读造成的。杜老七指着的那本书名《汤头歌诀》,是中医入门级的书籍。



另一本是妉华想要的中草药书籍,《现代实用中药》。



这两本书拿到哪里都让人挑不出刺来,怪不得杜老七毫不顾忌地借给她了。



妉华是拿来当由头的,不在意借的是什么书。



因为堂屋门是大敞着的,她坐在屋廊下看到了里面药柜上写的药名,有制作蕴生丸需要用到的,但都是些常见的药,很多她在山上就能挖的到。



不知道珍贵的药材是杜老七另外收藏起来了,还是真没有,她没理由就没问。



妉华没有多呆,拿着书回去了。



等她回到家没一会,苗大兰回来了,看到她在家,明显一松气。



“杏啊,杜老七咋说的?”



妉华答道,“说我的风寒全好了,不用吃药了。”



“那敢情好。”苗大兰欢喜不已,“回头等柿子下来,给他多送点柿饼过去。杜老七爱吃那个。”



卫家沟适合柿子生长,几乎家家都有柿子树。



柿子不光用来吃,还能酿醋,在年景不好的那几年,卫家沟的人全亏了用柿子醋跟柿饼换来了粮食,度过了难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