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榆木川前六龙飞 (大结局)第1/2段
朱允炆听后黯然神伤,让他把多年以来的复国之念立刻抛却,一时真是难以接受。但目下形势,让他不得不做出抉择。
他问众弟子道:“若是为师真的去做和尚,你们会不会跟随?”
张士行、王恕坚定道:“师父,弟子愿生死相随。”
黄瞻挣扎犹豫道:“师父,事情还未到如此地步。我觉得还是可以与阿鲁泰联手攻取中原的。”
朱允炆叹了口气道:“因我一人,而至中原百姓生灵涂炭,我不忍心。事已至此,我看是复国无望了。为师决定正式出家,你们愿意跟随那是最好,若是不愿,就请自便。”
黄瞻无奈,只好与张士行、王恕一道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弟子愿随师父出家为僧。”
朱允炆欣慰的点了点头道:“诸位都是我的好弟子。空智,你看我们到何处驻锡为好呢?”
张士行想了想道:“师父,我看开平的华严寺最好,此地为中原和草原的交界之处,两不管地带,原为忠宁王府,现虽荒废,稍加修葺,便可使用。我们就在彼处建寺立庙,以做安身之所。”
朱允炆道:“如此甚好。我们就在华严寺安身立命,侍奉佛祖,不问世事,再也不要想那复国之事。至于那个燕贼,自有老天会去惩罚他。”
日月如梭,如白驹过隙,忽忽十年已过。
永乐十八年十一月,明朝廷下诏,诏告天下,迁都北京,去行在之名,称京师,正式成为了明帝国的首都,原京师称南京,自此北京作为中国首都一直延续至今。朱棣迁都北京,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是六百年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事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然北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靖难之役后的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十三日早朝,朱棣屁股下的椅子还没坐热,刀头的血迹还未凝固,新任礼部尚书李至刚出班奏称:“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基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乃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中都。”
本来朱棣篡位,朝中文臣多有不服,虽经他大加杀戮,人人畏服,也不过是个敢怒不敢言的恐怖局面,远不是君臣和谐,上下一心的新朝气象,让朱棣这个皇帝做的索然无味。
如今文臣之首的李尚书跳出来这么一通马屁猛拍,把他篡权夺位的靖难之役和太祖高皇帝的开基肇祖相提并论,正中朱棣下怀,令他心花怒放,立刻下诏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行在,并迁江南十府富民至此,以充实北平,此事一举两得,既防止这些同情建文帝的百姓在眼皮底下作乱,又能繁荣北平经济。
燕平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安徽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平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平府,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平;被强令迁入北平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朱棣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
永乐七年,朱棣以北平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京,证明朱棣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朱棣亲征回师后,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平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永乐帝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的事宜。大部分臣工认为北京为皇上龙兴之地,依山傍海,俯视中原,山川形胜,足以控扼天下,为万世之都,少数人认为迁都北京非便,僻处边疆,物资皆仰自江南,若漕运不通,有倾覆之危。
朱棣闻言大怒,将提出反对意见的陈祚等人,一一贬斥,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平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北平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新修的北平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北京城虽仿南京而建,但弘敞壮丽而过之。城开九门,号称八臂哪吒城,为少师姚广孝所规划。
何谓八臂哪吒城,正阳门为哪吒之头,两个边门为其耳朵,城内棋盘街为其鼻子,大明门是其口,崇文、宣武二门为其左右肩,朝阳、平则门为其左右手,东华、西华二门为其双臂,东直、西直二门为其双膝,安定、德胜二门为其双足,门内黄、黑二寺为其风火轮,紫禁城中红墙为其所持红绫带,城内各处殿宇、廊道为其五脏六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