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暴风雨前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宫灯在夜里摇曳着,摇曳中的身影映在宫殿的横梁上,像是在述说着一段简单但古老的故事.......

  从宫中出来回到太子府中,已经是深夜时分了,朱雄英一个人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陷入了一阵长久的沉思,他来到大明已经快五年了,最早只是为了活下来,活下来之后想做个纨绔子弟,却因为朱标的宿命又开始操心朱标,后来结识了丁显和宋讷,激发了心中一股正气,开始期望为百姓做一些事,原先想做个纨绔子弟的梦想早就烟消云散了。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开始被新的环境和人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而他的所作所为又是否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似乎目前看来一切都还是按照历史的进程在进行着。未来的路,又该何去何从,自己又如何能回到21世纪,或者说,自己还想不想回去,回去在课堂上继续睡觉,或是在这里,做着一些他自认为更有价值的事情,在他看来,真正的价值,是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就在这种杂乱的想法中,他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似乎接下来两年日子也都是在迷迷糊糊中就过去了,这两年他基本在国子监里忙碌,无论是读书还是取仕之事,而这两年里他也长得越来越高了,接近十五岁的他,已经长到了一米七几,堂堂七尺男儿之身,已经和朱标一般高了。而这两年里,朱标已经完全接手朝政,所有奏章基本是朱标批完,挑重要的上报朱元璋。虽然朱标和朱元璋在理念上不同,也经常有争吵,但朱元璋的唯一准则就是,无论到何种境地,最后都会维护朱标,以及太子之位牢不可摇。

  国子监中的取仕也开始初有成效,武淳和其他几位学生由于这两年的外派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已经陆续被赐封了官职,而他们在武淳的组织下,有意识的组成了一个组织:国子会。这个会里的都是国子监取仕中被赐封官位的官员,而国子会其中一个宗旨便是对朱雄英效忠,甚至这个对象都不是朱标。国子会定期会有一些聚会,这些年轻官员们会探讨对朝局的看法,并守望相助,朱雄英也基本都会参加。

  这些官员的被任命,以及国子会的成立,吸引了朝野非常大的关注,已经有些人开始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了,这些人中尤以韩国公李善长的势力最为激烈,李善长本人此时已是七十有余,加上胡惟庸案对他打击甚大,如今已是颐养天年的状态,但也因为这种状态,李善长开始对淮西集团的势力缺乏管制,导致这个派系的行径越发不受约束。

  丁显受命去编制《鱼鳞图册》也逾两年,在地方,尤其是在江南,受地方乡绅贵族的抵制非常激烈,甚至数次有生命之危,但丁显此人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居然已经被他完成了大半个江南的《鱼鳞图册》了,查出隐瞒的土地已经逾十万亩,一时半会看来也是难以回京,若是完成任务归来,怕是少不了升官奖赏。

  而朝中发生最大的事情,便是朱元璋再派冯胜为大将军,蓝玉为征虏左副将军再次出征北元,蓝玉骁勇非常,率领轻骑冒着大雪出兵,杀元廷平章果来,并率军乘胜追击,收服元廷纳哈的军队。但这时候冯胜被人上告私藏良马、珠宝,强娶蒙古王公之女被撤职召回京,蓝玉晋升为了“总管军事”,拜了大将军,达到了一个军事武官的巅峰。

  可以说,这几年,朱元璋一边在内清洗建国初期的功臣们,一边在外清除北元遗患,并且扶植蓝玉掌管军权,可以说为朱标铺好了一条康庄大道。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