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艰难的重构第3/3段
“现在幼儿园还要请几个老师,村里年级差不多的都出去了。”
这倒是个问题。这个年代的老师都是直接从村里读过书的人选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民办教师”,现在16-45的都被江奕收罗走了,可不就没有幼师的人选了么?
校长跟江奕一家都比较熟,也就不藏着掖着:“现在家里大人都出去了,孩子就没人看管了。”
“能不能给他们成立一个晚托班,还可以看着他们做作业?”由于小朋友下课早,江奕没少给自家孩子找晚托班。
“就是缺老师和看护的,其他都好说。接送也没问题,家里有老人。”
“那就请个教外语的呗,”江奕从初中开始学英语,与城里的同学相比是相当晚了,“越早开始越好。”
“外语老师现在初中都找不到,都是些半路出道的。”
江奕忽然想到了:“以后江家屯的孩子都要学俄语或日语,老师我来找。校长,请你重新安排一下课程,每周三天把语文、数学的课程安排完,另外三天让他们学日语或俄语,外语老师我来找,都是外籍教师。”
正发愁外语人才不够呢,孩子们不就是最好的接班人嘛。与其让他们下午早早放学后玩泥巴、捉迷藏,不如像城里人一样早点学习外语。
“那要很贵的吧?光是交通费就不少了。”球踢给了校长,该他难受了。
“不用出交通费,外籍老师自己开车过来。幼儿园就开始学,5岁的孩子学习语言最好。”江奕直接决定了。
有意思的是,任城市劳动局听说江奕回乡的消息,局长坐不住了:“那个谁,你马上让人去找到江家屯那里申请农转非的。尽快给他们安排。”
办公室主任刚来,局长一下子没记住他的名姓。
“局长,这不是走后门吗?”
办公室主任刚来,一下子没记住该尊敬这个领导。
“什么走后门,你再不安排,人家都找到工作了,还转什么非?”
办公室负责人知道了:“局长真的是高!搞了半天您这是吃大户啊?那要不要知会江奕一下?”
“最好还是说一声,以后传出去了恐怕不好。大家都知道江奕对本地有意见了,要是再来一次、恐怕将是火上浇油。”局长还真是头疼。大户的钱不好赚啊。
他又想了想:“他家不是住在一中附近吗?我去跟他说一下。”
办公室负责人不禁暗竖大拇指。这是多好的机会认识大老板啊。表面上是算计他的钱,实际上人家不在乎这点儿小钱,只会记得你尊重他。
劳动局局长看到江奕就是夸:“我听说了,江老板对江家屯是有再造之恩呐。从农业文明时代的自然村,变成了按照工商业规则重组的一个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各位父老们一定会多感谢这个第一推动啊。”
江奕没想到这个劳动局长还真有把刷子:“他们刚进城,可能会给您添一些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这次的农转非指标虽然不是很多,不过我们向领导汇报过了,可以把江家屯作为一个试点,只要申请的都可以优先。”
这个好意够大,不过江奕知道这里的花花肠子。他想了想:“倒也不用太倾斜了,就按照市里既定的标准好了。”
“不会太倾斜。市里也考虑过了,参加过军训的人政治素质高、思想过硬,理应加分。”局长知道江奕能猜透自己的想法,现在就看他怎么想了。
军训加分是江奕忽悠同乡的,没想到被劳动局拿来作为噱头。
江家屯的人现在还不知道,他们进城的唯一指望就是能够找到一个非农工作,而这个工作实际上把持在江奕这里。也就是说,江奕可以绕开劳动局直接把好处交给江家屯的人。
如果帮了村里人,他们可能会继续靠着江奕、转变为市民的进程会慢一些;如果不帮他们,他们会逐渐按照城市的规则,转变的进程会快一些。
江奕更倾向于后者。问题是,有一天村民们会醒悟。
这真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