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通才何良臣第1/3段
简单的四菜一汤一碟开胃咸菜,味道不能说太好,因为都是在灶台上温了不知多久的了。朱翊钧倒也没什么挑剔的,毕竟确实是饿了。
午饭过后,简单的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查看内阁处理好的奏章,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学习为政经验,还能了解外界,了解大明现状。
明天就是又一个大朝会,朝会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大部分都已经商量出了结果,但是为了正式一点,还是需要在朝会上宣布一下。比如一个月前,朱翊钧还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山东巡抚以及布政使、辽东都指挥使等奏报,李成梁辽东又一次大捷,斩杀土蛮入寇者三百多人。
张居正提议,加上李成梁前面的红土城与永奠两次大捷的功劳,封李成梁伯爵,辽东总督梁梦龙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巡抚周咏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要不说文臣跟武将不对付呢,纯粹是眼红的。打完了仗,武将得了军功封了爵位,然而文臣在后面累死累活安排后勤等,哪怕有时候也要身先士卒,但是最后也只是奖给几十两银子,然后荫一子当官),其余有功将士各有升迁、赏赐。李成梁虽然心里乐开了花,但是按照惯例,也不得不三辞三让。这一次就是李成梁第三次辞让,过了这一次,李成梁才真正算是大明朝勋贵的一员。
朱翊钧对于张居正做出的决定没有疑问,他是想到了辽东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是山东的官员奏报辽东的事务?问过别人才知道,那是因为在明朝时辽东隶属于山东,同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至于为什么将辽东置于山东管辖?那是因为明初辽东地区地广人稀,还受到蒙古、女真等蛮人的三面包围之中,就像《全辽志》中所说:“三面阻夷,出入无路”。仅有一条辽西走廊和内地陆路相连,但是在明初,这条路不光难走,还危机重重。一是因为辽西地区多雨水和沼泽,使得“道经古泽,泥淖难行”;二则是若走山海关这一狭长孔道,会有很大的风险会遇到蒙古人。
走陆路反而不如走海路,据《全辽志》记载,当时由旅顺到山东的登莱地区,只有“五百五十路水程”,乘船的话,则“一日可至”,同时海上还有很多小岛,以至于明人感叹道:“各岛相接如驿递”。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辽东地区与山东之间便利的海上交通成为了两地紧密相连的天然纽带。
明初,赴辽东戍守的明军大部分都是由山东所调集,有时甚至直接将原本山东地区的卫所整个调至辽东。外加当时辽东地广人稀,物质奇缺,严重依赖山东地区的资源,因此朱元璋索性将辽东划归山东管辖,后世没人敢改朱元璋的规划,就索性一直延续到万历时期。
但是,为什么说但是呢。如今的辽东人口已经增长,进行着的军事化管理已经不再适合辽东。而且,辽西走廊已经在两百年的地质变化中形成了稳定的通道,海岸淤积下,陆地向东南推进了数里地。唐朝以前征辽东必须要北上从草原过去才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沧海桑田,辽西走廊逐渐淤积出陆地,隋唐时期虽然难行,但是已经勉强可以行大军,到如今,昔日的沼泽与湿地开垦成为了大片的良田,辽东也不算是孤悬于东北了,物资也不再严重依赖山东,所以说,已经有了建省的条件了。
然后就是南京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潘季驯,因为治理运河成功,被赐太子太保头衔,荫一子为官。明日朝堂上跟皇帝述职过后,就调任南京兵部尚书,掌管南直隶兵权。
明朝自从土木堡之后,就是文人掌兵权,但是除了明末,前期打仗,文人也都是挺给力的。就是明末那种剧烈的程度,不也是出了好几个文臣出身的名将么。
最近事情还是比较多的,一直看了将近两个时辰,朱翊钧才看完。那边陈增看到朱翊钧伸了伸懒腰,合上了奏折,就连忙过来给皇帝捏肩膀。一边还说着:“皇爷真是勤政,这天下的子民有望了,”
“拍马屁的话少,辽西走廊已经在两百年的地质变化中形成了稳定的通道,海岸淤积下,陆地向东南推进了数里地。唐朝以前征辽东必须要北上从草原过去才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沧海桑田,辽西走廊逐渐淤积出陆地,隋唐时期虽然难行,但是已经勉强可以行大军,到如今,昔日的沼泽与湿地开垦成为了大片的良田,辽东也不算是孤悬于东北了,物资也不再严重依赖山东,所以说,已经有了建省的条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