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瞎蒙的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兄弟二人一起离开官所。



到门口,张鹤龄还在那抱怨“姐夫也是的,我们兄弟是做大事的,接待个宁王女婿算几个意思?这种病痨鬼还用我们见?他早死早超生。”



“大哥息怒,人家又没得罪你。”



张延龄神色淡然。



张鹤龄把头凑过来道“你小子脑袋灵光,你说姐夫到底何意?”



张延龄耸耸肩道“我上哪知道去。”



“你小子不是最近很能耐吗?既然是姐夫让我们来的,你会不知道?”张鹤龄显然不相信,觉得自己是被蒙在鼓里那个。



张延龄声音提高了八度,道“我能耐我就该知道?都说了之前做的事都是姐夫安排,谁知姐夫是不是又想利用我们做什么?”



“切!”



张鹤龄语气不屑。



都懒得跟弟弟告别,上马车便打算离开。



已经上了马车,才回过头看张延龄一眼道“去澡堂子去去晦气再回府,你去不?这次大哥我做东。”



北方澡堂子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录的从北宋时就开始。



到大明朝时,已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一。



但张延龄对此并不太接受,以如今自己的身价地位,还需要到外面去泡澡堂子?再说里面都是一群大老爷们,有什么好泡的?



“不必了,大哥走好。”



“呸,别以为大哥听不出来你在咒我死!不去拉倒!”



张鹤龄乘坐马车扬长离开。



张延龄无奈摇摇头。



就算这个兄长用心不算良正,对自己也有心眼,但至少还不至于反手加害。



“拖后腿的,以后能少带一个是一个。这个……就先带着吧。”



……



……



回到家。



张延龄满脑子都是徐夫人。



想到今晚就能跟徐夫人成就好事,他还是带着些许期待的。



苏瑶过来跟张延龄汇报徽商兑换新盐引的事。



“……他们的部分盐引开始在市面上流通,对于降低盐引价格有好处,回头我们正好可以买他们的盐引还户部的那两万引,你们苏家的流动资金还够吧?”



张延龄在整顿京师商贸方面已经非常得心应手。



这也归功于苏瑶和背后苏家的配合。



苏瑶道“还有几万两,再加上旁的家族支持,也足够。”



“嗯,若是资金足够的话,就不用太早去还盐引,可以再等等。”



张延龄和他背后的很多势力,资金其实大部分都抵押在户部。



不过现在市面上行情看好,张延龄也不用担心资金不足的问题。



苏瑶显得很遗憾道“不能让徽商就此一蹶不振,还是太便宜他们。”



“哈哈!”



“谁说他们以后就可以振了?”



“现在是给他们一点甜头,回头还有更犀利的疾风骤雨等着他们,盐引不过是我小试牛刀罢了。”



张延龄的话,有吹牛逼的嫌疑。


<,就不用太早去还盐引,可以再等等。”



张延龄和他背后的很多势力,资金其实大部分都抵押在户部。



不过现在市面上行情看好,张延龄也不用担心资金不足的问题。



苏瑶显得很遗憾道“不能让徽商就此一蹶不振,还是太便宜他们。”



“哈哈!”



“谁说他们以后就可以振了?”



“现在是给他们一点甜头,回头还有更犀利的疾风骤雨等着他们,盐引不过是我小试牛刀罢了。”



张延龄的话,有吹牛逼的嫌疑。



但在苏瑶听来,就丝毫不觉得是言过其实,她甚至还觉得是张延龄自谦。



苏瑶道“对了老爷,北直隶以及周边几个省份的商贾,还有很多希望能得您庇护的,都愿意来跟您见面,商谈合作生意事宜。”



元朝以行省分国,到明朝时,省也是民间对各布政使司的称呼。



张延龄笑着摆摆手道“盐政的事已暂时告一段落,今日朝堂上陛下已着令让我放下手头之事。跟他们说,他们想找靠山也找错人,以后我就做点小生意,至于什么户部、盐引、税政等等,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们爱跟谁合作我管不着,别来麻烦我就行,你们苏家也尽可能低调点,树大容易招风!”



如果说之前张延龄是想拿苏家当白手套。



现在因为盐引的事,苏家为他所用的事再不是什么秘密,这就需要他祭出第二个杀手锏,那就是徐夫人。



让徐夫人当苏家背后的影子,再把建昌伯府的生意捡起来,这样又能暗地里发财。



一环套一环。



……



……



到下午时,张延龄已迫不及待想到晚上,跟徐夫人来个巫山。



来到大明朝,做了大明朝的恶人,只要追求本心,想做什么做什么,别遮掩心中想法,要自在为之。



正想着。



萧敬没事跑上门来,居然是传皇帝口谕召张延龄进宫的。



共乘马车往皇宫去的路上,萧敬也表达了为难“此番陛下找国舅爷到底是作何的,老朽并不知晓。”



“没事。若什么事萧公公都知晓,那才麻烦!”



张延龄笑着宽慰萧敬一句。



大概的意思是,你当奴才的就别去揣测上意,久而久之容易掉坑里。



之前吃的教训还不够吗?



到了皇宫,张延龄在乾清宫见到了朱祐樘,却见朱祐樘还在拿着一些丹药在研究,并不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