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第1/3段
就如纪霜雨曾说的,华夏人哪个没做过仗剑江湖行侠之梦,周老太爷一把年纪,也被激起热血,这一晚,与这一幕相似的情景在沪上许多观影后的家庭出现。
许云汝守在首映的电影院外蹲了一天,走回饭店的步伐都是飘的。
只是这一晚,他就有种强烈的预感,电影票房可能会比自己想得更好了……
《沪上影剧》:【华戏就读后的许云汝,将自己的侠义江湖打造得独具美感,承自其师的快速剪辑宛如狂风骤雨,应用在武侠片中,令观看者快意无比。】
《影戏风》:【我料想纪霜雨作为摄影的影片绝不会肖似从前的武斗影戏,却仍为《问青天》的江湖而兴奋、感动!剑鸣声起,我亦战栗,全片观看下来,几度热血沸腾。】
《窗边闲语》:【音响运用又一佳作!如何巧思,才能想到为剑配音,为衣袂配音,甚至连雨声,也透着奇特的风格。】
《图说影剧》:【这是被提炼后升华、写意的武侠,不同凡俗的招式,超乎技艺,近于问道,令人想起唐传奇中亦侠亦仙之士,却又逃不脱人心人性,果然是极其华夏式的处理方式。】
《沪上晨报》:【一洗过往武侠片污浊之风!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华夏人皆有侠客之梦,今人将其搬演至银幕,本是教育国民之事,却充斥着对西洋动作片的照搬模仿,致其不中不洋,不伦不类。许云汝先前之风格,汲取传统戏曲套路,却又嫌与影戏理论相悖。今日《问青天》面世,便是立下范本,以光影作诗,赋侠士之风。】
《影剧大观》特刊:【此片一出,华夏武侠片盛行之风,又可再续几年了!】
……
武侠片的热潮持续多年,泛滥成灾,本已在减退,否则敏锐的制片公司老板怎会犹豫还要不要制作。
《问青天》一出,强劲的票房与口碑不止是令人直呼武侠片仍有市场,甚至是大大提高了武侠片的上限,让人对这个类型刮目相看,扭转印象。
街头巷尾尽是模仿片中招式的,仿佛要把片中角色当作真实人物来崇拜。不止是小儿少年,成年人都无法免俗。
没办法,太有范儿了,人物塑造得更是鲜明,看完影片一个个绝招都印在了脑海里,比之他们从前观影看到的,想象到的,都要精彩。不是那种套路化、戏剧化的夸张,既不流俗又具有真实性,这是以一切细节烘托出来的。
奸诈的昆仑书局推出的周边亦是大卖。
除却那些十分有趣,角色的拟动物形象周边,还有影片中的武器也被制作成了周边。如白五的峨眉刺,柳十三的银蛇剑,胡袭人的爪套。当然不是真的武器,随便贩卖利器还得了。
峨眉刺嘛,是被做成了水果签子、挑灯签等形制,银蛇剑做成了腰带,爪套则是换换材料就行了,不具杀伤力。
这些都是纪霜雨给周斯音提议的,现代电影周边产业都很发达了,不像现在干巴巴的。
是以这次昆仑书局开发出来的周边,不但很具趣味,又兼有实用性,大家购买欲自然更高了。反正价格差得也不是特别多,都是买,为什么不买喜欢的影片周边,感觉还有更具价值。
有的人不但买,甚至一买就是两套,一套用,一套收藏。
昆仑影戏部的周边组是新近成立的,因为这一行很新,他们自己都没想到销量竟是一路上扬,后来成为影戏部一大支柱,还有许多观众督促他们制作《古都镇物奇谈》的周边。
影片还在上映,周边制作这边也赶紧生产了镇物周边,又引发了销售热潮。
——最后计算的时候,这些周边的销售额甚至不逊色于票房收入!
影戏界同行看到,全都急匆匆学了起来,卖得好不好自然另说了,各家情况不同。
此一番,华戏,或者说纪霜雨的教学实力也是被大大认可了。
虽然此片有纪霜雨参与制作,仍能显出许云汝之能力了,宣传期也有报纸说了,许云汝交的创作方案受到认可,才拿到学校创作基金,并邀请到校长加入团队的。
而且此时有人提出来:好像……据说……华戏学生还有至少五部影片获得创作基金,在筹备之中,最迟明年应该都能与大家见面。
观众狂喜!
影戏界同仁亦是狂喜!
倘若都是这样的质量,影院何愁不敢放映本土影片?
制片公司都是跃跃欲试,此片让大家信心大增,眼睛直盯着华戏。
此前华戏成立时,不少沪上影戏公司就捐过款,被纳入创作基金,算是结下了善缘。虽然这些学生还不到毕业的时候,但各家公司已计划着,等待抛出橄榄枝,将其招入麾下。
本来华戏就有些演员“科里红”了,那都是台前的,此番是让导演系等幕后学生也进入了大众视野。
华戏导演系影戏界同行看到,全都急匆匆学了起来,卖得好不好自然另说了,各家情况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