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调整商税第1/2段
卫辉府正在发生莫名的变化,方平做的很小心,外人看方平的做法也就是那样,基本就是按部就班,其实他们不清楚,方平是在打基础,只有基础稳固了那么才有可能改变一切。
春耕是各个州府都要全力保证的,方平做的中规中矩,而兵仗局的兵工厂这边,又不是谁都能接触的,所以暂时还没影响到一些利益集团。
只有在州府的分配上方平默默的改变,如今卫辉府府衙里面,早已不是原来那般几个人就统领可以大权了,这里招募了很多人,各自按照自己的能力分配到各个职位上。
搞的卫辉府的同知和暂代通判的解缙一时都轻松不少。
同时也让不少人抱有微词,虽然把权利细分了,让一些人的职能少了不少,但是多出来的位置可以给更多的人参与的机会。
在卫辉府大家对方平是褒贬不一,褒的是现在卫辉府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的带头人,不用在那么笼统的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贬的就是这些人当中有很多都不是传统的读书人。
比如在水利方面,方平招募的是一些工匠,农业方面是一些有经验的老农或学者,至于文教方面当然方平还没那个实力反对现在的儒家教育,还是用当地的学子担任,最奇特的是在税利方面方平找来一群精通算科的账房先生。
如此细分之后,事情果然高效起来,每天都有新的情况汇报到方平面前。
解缙感受这方平这一大大咧咧的做法,心里有欣慰但是也有苦恼。
“方平,你招了这么多人,府衙的开支可能经不起你这么折腾。”
解缙说的是实话,这年头的财政都归户部所有,留给地方的实在太少,连府衙自己招募的衙役都要在预算里面扣除,只有少数几个有朝廷编制的官员才是户部拨款。
“谢老,这事你不用担心,我从京城走的时候已经和陛下商量过了,这里的税收留三成给府衙,七成给户部,没什么大碍。”
“这怎么可以,户部不反对吗?”
“反对什么?陛下亲自叫户部尚书夏原吉说过,这七成税收如果没有以前的多,那么就按以前的方式,由户部管理,超过了就按我的方法。”
解缙一脸疑惑的看着方平,很想知道他和朱棣两人到底还商量过什么,这么大的事也不在朝堂上商议,直接私底下就这么说定了,以后要是如此,朝堂那就是可有可无的。
其实最让解缙气愤的是自己好歹也是内阁一员,这么重大的事就直接找夏原吉而没找其他的内阁成员就有点心酸了。
“你可知道,这截留下来的三成有多少吗?万一有人行不轨之事,可就遗祸百世了。”
“不会的,这里所有账目都清清楚楚,另外还锦衣卫联络点,真要有人行不轨之事早就被这些人知道了,更重要的是我留了一些手段监督,比如河南布政司和按察司的人就可以随时来查账,看看这里面是否有贪污不轨之事,要动用这些钱财也必须要有合理的程序才行,不是说谁都可以动用。”
“看来你是早有准备的啊,老夫还真想看看你能做到什么地步。”
“那谢老就拭目以待吧。”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本来不太熟悉府衙这么改变的百姓,没过多久也就熟悉了,原本冷清的府衙门口,现在经常进出着不少人,询问着各种事情。
但是地方上一些利益受到挤压的人正在酝酿着大事。
“禀报方大人,附近的州府对进入卫辉府的商队开始收取高额的关税,不少商人都已经改道而行了。”
禀报的是卫辉府新改制的税吏,这几日商人减少了,引得他们的税收锐减。
“我就说吧,你这么搞下去,要得罪不少人,这不别人现在就来堵你了。”
解缙现在有点得意,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这不符合大明传统的变革就会有抵制。
“谢老别急,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没过几天,方平直接在卫河码头上召集了大量的商人。
“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件事要对大家说,本府准备扩大漕运码头。”
事情虽然很突然但是都在一些商人的意料之中,毕竟附近州府发生的事都有所耳闻,方平必须要另辟蹊径才行,这不走陆路走漕运不就好了。
底下的商人却不太感兴趣,知道这是方平的应急之举,可还没等他们反映过来,方平的又一段话让他们都屏气凝神呼着大气。
“同时本府将取消过税,但是相应的改变一下商税,除了塌房税和牙契税以外,就只收营业税,以前是三十取一,现在是十取一,日后将有专门的税吏进行收税。”
&emsp改道而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