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 兵工坊的麻烦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秋收结束,该给户部缴的税赋卫辉府都上缴了,结果还有不少的盈余留下,解缙看着这么多的盈余也是嫌麻烦,这年头地方府衙怎么能自己有钱呢?若是被有心人造势,那就可以盖上谋反的帽子。

  在官场混了这么久的解缙找到方平询问:“方平,现在州府多出这么钱财怎么处理?别让有心人抓到把柄。”

  对于解缙的好心提醒,方平一点都不担心,这盈余他都还嫌少了,要做的事太多。

  “谢老,现在秋收已过,百姓都无所事事,正好发动起来修缮水利啊。”

  解缙不明白方平的意思。

  “方平,没有布政司的公文可不能让百姓随便服徭役,你别这么干,会受人把柄的。”

  “谁说我要让百姓服徭役的,我准备以后取消卫辉府的徭役。”

  “你怎么能这么做呢,太祖立下的规矩你擅自废除是灭族大罪。”

  “谢老,卫辉府作为试点,有些规矩就是要打破的,不然和原来的那般有什么两样。”

  “老夫不准你这么做,你若敢做老夫直接告到三司去。”

  “好好好,谢老算你赢了,我还真没想要让百姓服徭役,我准备招工修缮,现在州府有这么多钱财,正好用在这些方面,一来解决百姓无所事事,二来给一分工钱,让百姓多一分的收入。”

  听到方平这么说,解缙放下了忐忑的心情,这半年多以来,方平做事都不着边际,解缙莫不着脉络,心里慌的很。

  对于老古板解缙,方平也有一定的妥协,知道解缙这是为自己好,徭役这东西贯穿了整个封建历史,要说废除难上加难,只能以后找机会让朱棣想办法,

  隔日,州府的大街小巷的告示栏上就有官府贴出的招工文书,由官府的衙役和锦衣卫宣读,内容大致就是卫辉府要修缮水利,招募用工,每日包两餐,还有些许的工钱。

  这消息传的很快,一些贫农和小农家庭的百姓,现在闲在家里看到有活干,包吃还有工钱,自发的涌向府衙报名。

  来的人不是很多,但也是数百人,主要是有一些人把这当成了徭役,还在观望,最后在得到确实不是徭役以后,规模扩大到数千人。

  这段时间方平也和掌管水利的工匠在卫辉府四处勘查,设计着每一处需要修缮的水利工程。

  确定好以后,卫辉府再次忙碌起来。

  坐在府衙里的方平手里拿着的是一本初级的物理知识书,这些日子,自己没少看,主要还是为了蒸汽机,这是拉开整个工业化的起点。

  可是学习是一回事,要做到又是一回事,前段时间自己画的草图给了兵工坊那些工匠,让他们试着去制造,可是这都好几月了一点进度都没有。

  这也不能全怪这些工匠,他们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这些知识,大多都靠着自己的长期经验,慢慢的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现在突然给他拿出这么复杂的东西,一时半会做不出来也情有可原。

  限于人才短缺的境况,方平准备自己上手,把一干政务都丢给了解缙,惹得解缙三番五次的来找方平谈话。

  看着手里书籍简单的介绍,方平还是决定实地的去看看。

  在兵工坊里,工匠都很满足现在的事情,干活的热情十分高涨,见到方平都热情的打招呼。

  研究所里,方平和几个工匠师傅埋头说着一些事情,这些都是能写会做的人,要求实在有点低,总比没有强。

  “方大人这就是你给我们图纸做出的机械。”

  方平看着眼前这个一人多高,用生铁打造的铁罐子,脸色也不是那么好看,模样倒是很相似,可是效率缺惨不忍睹。

  据工匠所说,这大铁罐子用了十几个工匠半月时间才做好,至于其他的一些部件由于尺寸和重量要求经过几次的重做才勉强用上,里面最难的可能要数齿轮,大了配不上,小了又影响机械的运转,十分的麻烦。

  知道难处的方平也是无奈,可能是自己贪心了,一下子弄出这么难的东西,让工匠也没什么好办法。

  于是把目光投到了水利运转上面,毕竟水车这东西汉人几百年就搞的一清二楚,做起来也方便的多,加上工坊在卫河边上,用的也方便。

  没几日,改装好的水利机械就出炉了,很大的提高了工坊的效率。

  可是方平也清楚,只要一到冬季河水结冰这水利机械也就没用了,还是要求工匠继续改进蒸汽机。

  想到这么多事的方平也不轻松,自己以前也就做过一些小的工具,这么大的机械他也是第一次做,一时间自己就埋头在工坊里面了。

  黄天不负有心人,在方平的严格要求下,终于做成了一个像样的蒸汽机,可是一启用才发现各种问题又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