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篇 普照寺的传说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主殿、后殿皆高一丈二尺有余,上为平顶,若逢睛好天气,登上平顶极目远眺,不仅可以饱览四围山色,还可将洪江、安江尽收眼底。而整个寺庙的所有柱、壁、梁、椽、瓦由清一色的精细美观、平滑坚实的青石做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截木材,没有一颗钉子。那么多榫榫卯卯,那么多孔孔眼眼,一个个是那么方正,那么精确,既经得起风雨剥蚀,又构建得严丝合缝,真正达到了墙不透风,瓦不漏水。据说,这种全石结构的寺庵,全世界也不过三座!凡到过普照寺的人,无不惊叹人类智慧的伟大。然而,那些工匠到底是什么人?那么多石块又从何而来?大的石块有数吨之重,又是如何搬上这1581米高的山顶的?当地村民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修建普照寺的石料都是在离山顶很远的地方打造的,打好后,由于山势太险,小路太陡,人们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就没办法搬上去。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幸好遇上吕洞宾等八仙云游海上仙山回来,途经这里,见村民们虔诚向佛,有心修寺,却因山高路陡,徒唤奈何,便决定助上一臂之力。于是各显神通,用衣襟揽起石料,送上山去。其中张果老年纪较大,且又喝酒太多,老态龙钟,醉眼朦胧,快到山顶时不小心打了一个趔趄,结果把一襟石料全部抖落在离普照寺不远的山崖下。所以,现在游人从很远的地方都可看到普照寺下有一大堆乱石。本来按计划,普照寺比现在的规模要大,只是由于张果老倒了石料,所以不得不比原计划修得小了一些。

  尽管传说故事过于离奇,但实际情况也确属不易。据罗溪乡志记载,自1817年罗溪瑶民阳通鉴倡议以石料重修普照寺,获得各方响应,募捐于武冈(含今洞口县)、黔阳、绥宁、会同数县,得资颇巨。于次年,也即清嘉庆二十三年开工修建,至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完工告峻,前后历时五年,在这五年当中,数百罗溪瑶汉民众,不畏艰难困苦,不惜流血流汗,寒暑不避地奋斗在工地上。他们在离山项五里路远的山腰找到适合修建寺庙的青石,为方便远送石料,还得把崎岖难行的羊肠险径改成石板梯级。开采出来的厂料,一般长达余,短的也有数尺,其中最大的石柱竟然高达四点六米,围一点五米。板石一般重逾百斤,宽达两尺以上,要搬运这些石料上山,必须少则十余人,多则数十上百人一抬才能成行。前后历时5年,几乎财殚力尽,才完成了寺庙大殿和前后殿等主体工程,正因如此,将原计划的殿高一丈八尺降低至一丈二尺,其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此后过了二十四年,直到同六年(公元1867 年),又增修厢房三间,使石庵得以更为完善。尽管如此,以区区一隅之众,能完成这样重大的工程,亦令人匪夷所思,叹为奇迹。可以说,高登山普照寺的修建,既是罗溪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当时建筑工艺的辉煌成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