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1/3段
“嘚嘚嘚”
就在观战的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远方突然荡起一路烟尘,数十个骑士跃马扬鞭,呼啸间直奔擂台而来。
打头的是十余骑身披鱼鳞细甲,挎刀背弓的彪悍骑士,和当下各大藩镇那些手持长槊,人马披甲的重装精锐铁骑不同的是,他们除了人披铁甲,身下的马匹却只装备了“面帘”和“鸡颈”,手中拿着的也是比较短的长枪。
这种装备更偏向于轻骑化的铁甲骑士或许可以被称之为“中型骑兵”,在隋末直到唐初征服突厥这段时期一度极为流行,因为他们既有仅次于重骑兵的防御力,也拥有不比轻骑兵差多少的机动力,所以当年不论是那位“天可汗”还是军神李靖都极为推崇这种骑兵。
不过和那些适合“无脑一波流”的具装铁骑有所不同的是,这些已经轻装化的精锐骑兵对于使用他们的将领,在才华上有着更高的要求。
当年的“银枪效节都”便是这样一支部队,在那位天生骑将李存勖的手下一度横行天下,无人可挡。
而到了眼下,中原大地上这种近乎完美的精锐骑兵就只剩下了一支。
“那是枪神高行周麾下的铁鹞都”,有识货的武林人士低呼道。
维持秩序的相州军显然已被打过招呼,对这支小小的骑队一路放行,随着铁鹞都的骑士开路,两个身材魁梧的青年悠闲的策马来到大擂台下,身后还跟着另外十余个铁鹞都的悍卒。
“这他马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左边一身宝蓝色绸服的青年向台上只瞥了一眼,顿时就一皱眉头,旋即挥了挥手。
一个队率打扮的铁鹞都悍卒得令,足尖一点马蹬,整个人便如大鸟一样腾空而起,直扑擂台。
此时台上的镇三山已经靠着悠长的内力渐渐占了上风,正把那位白伥压制在了擂台一角,可当他正要一鼓作气之时,一根长枪突然从斜刺里伸出,“啪”的一声搭在赵老拳师的一双铁掌上,随即一扭一拧,即使以赵老拳师的马步之稳,内力之深,也被这枪杆上蕴含的潜力带偏一步。
三伥的武艺还不如镇三山,面对同样的长枪,更是毫无反抗之力,黑伥的手刚一抬起,就被一枪杆抽翻在地,白伥仗着身坚如铁,挺胸试图硬挡,结果被一枪贯胸而过,好在他硬功的确了得,对方也没想要他的命,这才只是重伤倒地,只有红伥最识时务,乖乖的飘身退下擂台,这才毫发无伤。
“你是何人”,抬起双掌护身,镇三山面对着傲立台上的铁鹞都队率,又惊又怒的道:“胆敢扰乱大会秩序?”
“王彦升”,悍卒抬起头,露出一对鹰视狼顾的凶狠眼眸,冷冷的道:“我家少主的时间宝贵,你们这等三脚猫的功夫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吧。”
“呔,小子欺人太甚”,镇三山闻言大怒,提起十成功力猛地一掌拍向王彦升。
面对这凌厉的一掌,王彦升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手中的长枪抖出一个碗大的枪花,直指对方的面门,丝毫不管对方劈过来的铁掌。
都说一寸长一寸强,这话果然不假,含怒出手的镇三山瞬间发现,如果自己再执意出掌,对方的枪头绝对会先一步扎上自己的面门。
“开”,无奈之下,一双铁掌重重的拍在枪杆处,笔直的白蜡木枪杆立刻弯成了一个夸张的弧度。
“不好,这赵老拳师要输”,看台上的赵匡胤皱着眉头道。
“嘣”,果不其然,随着王彦升手腕一翻,已经变成了弓形的长枪在蓄力到顶点之后猛然绷直,在那个队率巧妙的手法下,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前刺去。
镇三山反应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枪头扎向自己胸前。
“唰”,眼看那长枪即将要贯胸而入的时候,一条软鞭以更快的速度缠上了镇三山的腰间,眨眼之间就把他拽下了擂台,虽然摔了一个四仰八叉,可好歹算是保住了一条老命。
台下自有其子侄徒弟抢上前来检查一番,眼见无甚大碍,便抬起这位镇三山迅速离去,走之前各个都向徐慧深施一礼。
“这位赵老前辈实在是太大意了”,望着满脸羞愤难当的老拳师,韩令坤摇头叹道:“而且这个王彦升的枪法诡异莫测,武功也的确在这位老拳师之上。”
“比武而已,伤人就有些过分了吧”,站在擂台下的徐慧收起软鞭,皱着秀眉道。
“在下学蜡木枪杆立刻弯成了一个夸张的弧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