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我又改良了一下,反而有了些意外的收获”,谢庭岳说着,又从怀里摸出一个麻布做的鼓鼓囊囊的套子,接过竹筒套在了上面。

  “来试试”,谢庭岳从拿出火折子点燃药线,顺手扔向城外。

  “嘭”,趴在垛口的众人听见一声沉闷的轻响,这威力果然不怎么样。

  “这是……石灰?”梁晖看着爆炸处腾起的大片白灰,有些不确定的道。

  “没错,这就是生石灰”,谢庭岳得意的道,韦爵爷当年纵横江湖,可以说得此物之助良多。

  “嘶”,众人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这个“阴险小人”,如此缺德冒烟的毒计他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其实生石灰这东西,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被用于军事,也确实就如那位鹿鼎公一般用来迷人双眼,只不过多用在守城的时候,一般是装在陶罐里面,在居高临下或者顺风的时候释放,军中称之为“灰瓶”。

  只不过按照传统的方法使用,不是杀伤范围不理想就是会给对手留下比较充足的反应时间,只要做好战场防护,这东西的直接杀伤力并不大,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战场隔断”的作用。

  可被这位谢参军这么一捣鼓,威力顿时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江湖中下三滥的小贼用这玩意经常失败是因为用手洒的距离太近,你往往才掏出石灰,别人的刀子就已经砍到脑门上了。

  可这个竹筒轻轻松松就能扔出十数步,兼之在火药力量的推动下,石灰腾起的速度简直就是迅雷不及掩耳,这生石灰一入眼,哼哼,那就自求多福吧。

  至于之后是挨刀还是捱箭,就全看对方的心情了。

  尤其是契丹士兵仗着身强力壮,往往选择身披铁甲,使用双手重兵器,经常抛弃甚至不带盾牌,这在面对体格相对瘦弱的中原士卒时的确大占便宜,可也更加造成了对自身防护的不足。

  呵呵,一群瞎子再厉害又有何用,这世上又不是人人都是“黄河大侠”。

  “妙”,梁晖大喜道:“谢参军奇思妙想,实在是令人佩服”。

  可不是嘛,明明生石灰和火药都已经现世很久了,可从来就没有那个阴险……呃,才智高绝之士如此想过。

  “那请问参军,之前下令搜集碎瓷,不知又做何用?”旁边的赵老拳师眼见众人谈笑风生,也插话问道,昨天军中派人挨家挨户催讨破旧瓷器,哪怕是碎瓷片也无妨,只是份量必须要交足,并且数量还不小,而他们这种殷实人家又不能学那些贫民去翻寻垃圾,结果只得临时采购了大批新瓷,这才算凑够了份子。

  “哈哈,诸位请这边看”,谢庭岳拍了拍身下的垛墙,指着外面不起眼的一处地方道。

  “咦”,只见齐胸的矮墙外面,有一段不知何时被抹上了一层特殊的灰色湿泥,上面插满了锋利的碎瓷片。

  这当然还是谢庭岳弄出来的坏主意,他小时候经常看见人们在各处墙头屋檐处抹上一层水泥,上面插满碎玻璃用来防贼,现在他也烧出了水泥,自然也就把这办法搬了出来,虽然用不起玻璃,可如今看来这瓷片的效果也并不差嘛。

  梁晖信手在旁边已经干透的地方按了一下,感受了一下手指上传来的锋利,旋即回头正色道:“传我将令,灰窑那里的人手再加一倍,伙食也要弄好一点,不可怠慢了工匠。”

  顿了顿又断然道:“同时加大力度收集破碎瓷器,我料百姓家中必然还存有大量旧瓷,帅府可以出钱收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