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太谷城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喊出来,还是很有气势的,太谷县城里都听的清清楚楚,知县只是在一开始围城时候匆匆露了一面,把全部事情交代给县丞曹仁辅后,就躲进自己的宅邸,再也不出来,曹仁辅接手县城的防御事宜后,立即安排团练城中青壮分守各处,不仅把自己的护院仆役全部送上了城墙,每日还亲自登城巡视四门,调配城防物资,组织后勤保障,事事都做的有条不紊,城中百姓看在眼里,提到曹县丞,无人不交口称赞,顺带的还要鄙夷一下做了缩头乌龟的知县老爷。

  看到城下的景象,是个人就知道流寇要全力攻打东门了,城上的人开始惊慌起来,曹仁辅叫过曹义辅:“二弟,去告诉王三,流贼要攻打东门了,叫他把手下的人派二百过来,剩下的随时听令,情况不对就来支援。”

  曹义辅应了一声,领命去了,曹家的护院仆役全部集中在东门,王三带领的团练守在西门,剩余两门则有其他各处的团练青壮守着,虽然曹仁辅并不认为流寇能打下东门,但是肯定是要损失一部分人手的,他可不希望损失的都是自己的人。

  县城里的人也都听到了城外的呼喊声,虽说有县丞领着团练青壮在城墙上守着,但还是人心惶惶,特别是知县大人,听到只杀贪官几个字后,身上抖的更加厉害,连忙检查了一遍备好的马车,让护卫们随时待命,情况不对就护着自己冲出城去。

  城内大街小巷中还有无数的流民,这些流民都是趁着城门关闭前进城的,此时也听到了城外的呼喊声,纷纷起身,开始尽量远离东城门,向着自认为更加安全的地方跑去,街上负责维持治安的衙役帮闲没有多想,反而也随着人群躲避,谁都没注意到流民中还有部分人与其他人不同,虽然同样衣衫破烂,但破衣服下面露出的是结实的肌肉,脸上也没流民因营养不良而该有的菜色,这些人在听到城外的呼喊声后,没有向其他流民一样四处乱窜,只是静静地朝着西门方向而去。

  此时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就能看到,对峙了好几天的双方全都动了起来,到处是奔忙的人群,城外在不停地准备攻城器械,靠近城墙一侧的人开始挖土,准备填壕,城内的人不断地把滚石檑木搬上城墙,一锅锅早已准备好的金汁开水也挪到城墙边上,只是可惜没有火炮,要不然城下这么密集的人群,根本用不着瞄准,一炮就能放倒一大片。

  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残阳把天边的云染红一大片,就像鲜血一样,看起来流寇是要趁夜攻城,虽然夜晚视线不好,攻城有诸多不便,但是对于守城的一方来说,也见不得就好的到哪里去,马上就要交战的双方都在紧张地备战,谁也不知道,就在这片战场上,还有着第三方,第三方此时人数最少,只有几个人,正趴在远离战场的一处土坡上,静静地观察着一切。

  “不好,流贼今晚就要攻城。”几人正是徐安他们,见到流寇的动作,李千乘脱口而出。

  “少有夜里攻城的,团正,咱们也得有动作了,要不然就晚了。”李大勇压低声音说道。

  徐安盯着远远地撒出来的游骑,果然流寇已经有了防备,而且这些游骑马术娴熟,进退有据,三人一队,之间还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一人受到攻击,其他人就有足够的时间逃回去报信,想必这就是李大勇口中的老营了,再想从后面偷袭就很困难了。

  徐安一把拉过特木尔,让他立刻回去找王从龙,把队伍全部带过来,要快,特木尔就是徐安在草原上亲自抓到的那个半大小子,自从来了徐家寨,就努力学习汉话,人在少年阶段接受新东西很快,不多久,汉话已经和巴根差不多一个水平,交流无碍,加上人也机灵,徐安就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做个随从,特木尔应了一声,找到藏起来的马匹,就向徐家寨方向策马奔去。

  特木尔走了还没一刻钟,流寇就开始了攻城,先是老弱负土填壕,这几年持续干旱,护城河的水位下降了很多,而且城上缺少远程的防御措施,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根箭射下来,准头也很差,偶尔才有一两个流寇中箭,这就使得流寇更加有恃无恐,填壕的速度也更快。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