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声东击西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壕沟填好之后,就是蚁附登城了,数不清的流寇扛着顶端带有大铁钩的长梯,嘶吼着向前冲去,老弱被赶在了最前方,拿着最简单的武器,有的甚至是木棍,搭好梯子,用铁钩牢牢勾住城墙,就沿着向上爬,或者是用刀斧劈砍城门,城门是厚木包铁制成,砍在上面叮叮当当的,想要这样攻破城门,人足够多的话,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门洞里面早就被塞满了砖石大木,这样一来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流寇在下面攻城,城上的人自然也没闲着,不断地把整根的大木、巨石、金汁、开水从城墙上扔下、倒下,四丈高的城墙上,就是扔下去一块砖头,也能要人的命,更别提是几人才能抬起的大木巨石了,金汁是用人畜的粪便熬成的,碰着即死,擦着就亡,一锅倒下去就能烫到一片,即使当时没死的,也会死于之后的感染,是正真的守城利器。用大刀很难砍断长梯上的铁抓钩,长梯本身就很沉重,人爬上去之后就更加的沉重,想要推到也很困难,既然砍不断、推不倒,那就火烧,一锅一锅的热油倒上去,引火点燃,几个流寇刚爬到一半,一锅热油就劈头浇了下来,半边身子瞬间就被烫了个五成熟,无法描述的剧痛还没喊叫出来,城上又扔出了火把,转眼就被大火淹没,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烤肉的香味,金汁的恶臭,以及浓浓的血腥味,闻之令人作呕,夹杂着垂死者的呻吟惨叫,此时的城下完全变成了地狱。

  守城的全是太谷人,身后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虽然恐惧害怕,出城野战可能不敢,但是坚固的城墙给了他们信心,在曹县丞有条不紊的指挥下,一个个都奋勇向前,而打头阵的流寇本身就是老弱,在死伤惨重下,开始如潮水般退回去,看到流寇退去,城上的人都开始欢呼起来。

  退去的流寇没有退出多远,城上的欢呼也没持续多久,老弱就被后面督战的流寇又逼迫了回来,流寇远看乱糟糟的一大堆,但是细看之下就会发现,前后大致分成了三个层次,最前面是老弱,装备也最差,被用来消耗守城的器械的炮灰,中间部分最多,基本上都是青壮,人手能有一把兵器,而最后面的部分就是精锐老营了,人人有马,穿甲的也很多,马上长枪短刀齐备,只是弓箭很少,冬天的天很短,此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山,流寇的下一部动作已经看不清楚,徐安心中更加焦急,从先前流寇放出来的侦查游骑,到后来的蚁附登城,处处都有着一定的章法,表示流寇不再是聚集在一起的农民,这才没几年,流寇已经这么强了吗?徐安心中打起了鼓,这才是一股流寇,全山西的不知道有多少,自己真的能应付的来吗?

  其实徐安这次是想多了,过天星算是入山西的流寇中最强的几股,里面有着不少久经战阵的榆林边军,要是流寇都这么强,恐怕就不用到处流窜了,说不定后金还没彻底崛起,大明就改了姓。

  不多时,巴根带着骑兵先到了,徐安把人叫到跟前:“巴根,你手下蒙古人里面射箭好的有多少?”

  巴根一拍胸脯自豪地道:“我们蒙古人个个都是神箭手。”

  “那夜里还能保证准头的呢?”

  “如果是夜里射箭的话,能有三十个。”

  “好,你把人挑出来,流贼的外围有着不少的侦查游骑,每三个人一队,去把他们解决掉,记住要同时射倒三个,不准大喊大叫,谁要是不听,我就割了他的舌头。”

  “夜里是蒙古人的战场,团正你就瞧好吧。”巴根转身去了,徐安还是待在原地,望着远处的战场,远处的流寇已经点燃了火把,连夜攻城,天上没有月亮,漆黑一片,虽然有了火把的照亮,但是徐安等人还是看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在徐安等人努力想看清的城墙边上,此时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守城一方没有经验,看见流寇来攻,就把滚石檑木,金汁热油一股脑的用上,没曾想到只是消耗掉了最不值钱的老弱,等到老弱消耗的差不多了,青壮流寇开始上场,守城的器械已经不多了,曹仁辅赶忙调配人手搬运,但是已经有流寇摸到城头了,幸好是夜里,流寇攻城也很不便,一个不留神就踩空掉落下去,再加上城头还有防守的人,流寇还是死伤惨重,但是比起一开始,伤亡已经下降了许多,守城的青壮已经开始手忙脚乱起来,表现出众的就是王三手下的二百团练,沉着冷静,把长枪齐齐向前伸出,排成两排,也不去管城墙下面的情况怎么样,专等人露头,一有流寇露头,就是几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