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再见初八第1/2段
自从李白那天表现出了惊才绝艳的天赋之后,李宅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李长清几乎每日都会呼朋唤友,夜宴宾客,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城中的大富商贾,名士风流都成了李长清的座上宾,这些人在酒足饭饱之后,见识了李家大公子才华横溢的诗作,无不瞠目结舌,拍案叫绝。
所以在短短的几日之中,李白的名声便如同一颗耀眼的星辰一般,在这镇国府城中,开始渐渐地引人注目了,更有几位参加过李府夜宴的翰林学士,竟然对小李胖子产生了顶礼膜拜的冲动。
或许他们最初对于这首富的请柬,怀着蔑视的态度,心中讥讽,一身銅臭味的商贾之家,也敢举办诗会,抱着看热闹吃白食的初衷应邀而来,毕竟这李长清也是官商,跟那定北王杜万里交情莫逆,而这李家正是依靠着这层关系,为五十万镇抚军,提供着日常的军需物品,十多年下来,李长清声名鹊起,成为镇海国最炙手可热的官商。
所以即便心中瞧不上李家,但是这些读书人对定北王还是心生敬畏的,这位定北王是皇帝陛下最宠信的臣子,无人可比。大家也指望着参加李家的宴请,说不定跟杜万里有朝一日也能结上一段香火情。正所谓是进庙烧香,却各怀鬼胎。
结果一场夜宴下来,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当夜便名动京城。尤其是各大青楼楚馆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读完这首清平调词,胸潮澎湃,无不倾心,后来又有好事者说出那日,这少年李白凭借咏柳一诗,成为了花魁谢姑娘的入幕之宾,这时候李白才开始慢慢成为了街头巷尾,酒楼茶肆那些读书人心中的偶像了。
对于这一夜成名,李白似乎没有啥兴趣,只是被老爹逼着,连续几天参加酒宴,大门都不准出,李长清不愧是顶级商人,通过这种营销手段,为自己儿子在镇海国名流圈子里量身打造的诗会,营造声势,借着高朋满座的机会,成功地把李白塑造成了京城第一才子的光辉形象。
即便有人不服,但是在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句面前,也默然心叹,不服气,可以,有本事你也写一首啊。
这日大早,李白便着急想溜出门去,结果被丫鬟碧玉死死拉住了,“少爷,你可不能出去啊,今晚上还有诗会啊。”这丫头确实力气大,李白挣脱了几次,竟然挣脱不了她的双手。看着少爷又气又恼的样子,小丫鬟撇着嘴说道,“回头找不见你,老爷要打碧玉板子的,少爷,你也不可怜可怜我。”李白无可奈何地捂住脑袋,“本少爷今日有要事出门,已经耽误不得了,碧玉,你就松手,回头少爷给你买烧鸡。”
小丫头一本正经地说,“我才不信呢,你上次还说给我买了吃的,结果是一包草药。”李白有些气恼,呛声道,“上次是你自己馋,我可没说那是吃的,这次保证给你买,就买宝林堂的香酥鸡,怎么样?”听到香酥鸡,碧玉咽了口唾沫,她低着小脑袋痛苦地挣扎了一番,仰起肉嘟嘟的小脸,坚定地说,“你要出门也可以,但是必须带上我,天黑之前必须回家,但是要先给我买二只香酥鸡。”她放开了一只拽住李白衣袖的小手,伸手二根白胖的指头,比划了一下。
李白慌忙点头,说道,“可以,只要今日能出门,你想买多少只香酥鸡都可以。”听到这话,小丫头又幸福地有些羞涩起来,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道,“我就知道少爷对我最好,那,那就买三只吧。”李白无语地看着她,心中诽腹,但是嘴上连声答应着说,“好,好,好,什么都答应你。”
他也实在是不想在买几只香酥鸡这种问题上浪费时间了,只要今天能出了这大门,让他喊碧玉姑奶奶都行,花银子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
李白心中惦念着初七,早就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出了后院的角门,他也没敢骑马,怕被管家发现,况且还带着一个拖油瓶。他本来想去积善堂找钱掌柜打听一下消息,但是想起那日钱掌柜的叮嘱,便打消了这个念头。那钱掌柜也不知道什么来路,做事小心诡异,估计再去,也不一定见的到人了。他站在街道边思忖了片刻,便决定去玄武大街的城主府衙那探听一下,看看能不能有收获。
当下喊了一辆过路的接客马车,他带着小丫鬟就直奔玄武大街而去。
镇国府内交通倒也便利,城内地域广阔,两轮的客运马车自然受到来自天启大陆各地的行商的,游学的,各种行业的人们追捧。
远远地看到那府衙的烫金大字,离着大门还有一段距离,看到路边有一间茶肆,那李白就招呼马车停了下来,付了车钱,他便跳下马车,望了一眼城主府衙门,他就转身进了茶肆,碧玉在身后紧紧地跟着,出了门,这小丫头似乎话也没那么多了,只是不停地打量四周,目光中透露着新奇兴奋的神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