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渤海郡高氏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看徐姐这么着急的要听线索,就立马坐到了沙发上,掏出了笔记本,将这两天的整理的成果跟她汇报一下!

  其实这高永昌的祖宗关系很简单,既然他自封为大渤海国皇帝,那他就跟历史上我国东北地区存在过的渤海国高氏有关。

  他这个族系好找,问题点难在高永昌的祖上是哪一脉的,是哪个祖上把吊坠传给他的,交代了什么?这个具体确认到就难了,因为查阅了很多文献,发现典籍中并没有太多的历史详实资料可供借鉴。

  所以就要大胆地猜测,谨慎的求证了!

  通过高永昌的墓志铭遗言,我心里有个猜想,“始皇长生钥”应该不是一个秘密了,至少高永昌及他的祖上是知道的,虽然他隐晦地说成是圣物。

  再结合他当时的所处的身份,当个乱世军阀多好,非得当什么皇帝呢!

  一个可能是他的政治野心,另一个也可能是他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才能够得到这个“圣物”,所以不得不铤而走险的建国立业!

  还有他的祖先把这“始皇长生钥”留在了渤海国这片自留地区域,就证明是要在这块区域继续寻找,这块区域就包含了不在高永昌所控制的临海之国高句丽。

  而且我们因缘际会下碰到了东汉末期的公孙氏公主,她所提及服用了高句丽王族提供的可延年益寿的“假死药”,这又是一个线索。

  作为边陲蛮夷小国,在那个时代,酿酒可能都是问题,更别说制药了,很可能他们得到了什么跨越式的发展与指导。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推理,但两个线索所指向的高家祖先或许和高句丽有纠缠不清的关系,当然不一定是久远的祖先了!

  所以我沿着这条线去查询,发现了历史上唐朝有个与高永昌同是渤海郡蓨县的高氏族人的传奇名将高侃,其曾两次兵临高句丽,一次随军灭高句丽,一次是镇压高句丽叛乱。

  最神秘的地方在于,他的很多事,在史书上没有记载,大多都是一带而过,我怀疑他是专门替皇族干一些隐秘的事的,所以一些他的所作所为,被人为地从历史中抹去了!

  有可能在他两次亲临高句丽是在寻找什么,至于如何得到“始皇长生钥”的,就需要他自己来说明了。

  不过在目前能找到的典籍上没有这方面的线索,也没有发现高侃和高永昌的关系说明!

  徐姐听完我说的后道:“有没有可能这个高侃就是高永昌的祖先,这个吊坠就是他传下来的呢?”

  我道:“这个可能性非常大,可是我有个疑问,他当时位高权重的,为什么不自己找,而是让后裔找呢,毕竟这个通过“始皇长生钥”找到“万能药剂”,这可是可以长生不老的,如果进献给皇帝,功勋无量啊!”

  “或许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呢,毕竟他也只是个高级将领,而且他想这个事隐秘地进行下去呢!”徐姐解释道。

  “你说的这种情形,应该很贴近事实,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需要去高侃墓看一看了,我查询了很多资料,几乎没有他和高永昌后人的太多线索,不能明确地找到他的直系。”我将笔记本合起来后道。

  “那就是,还要下墓了?”徐姐问道。

  “是的,不过我查了一下,他的墓比较难下了。”我说了一句!

  “他的墓是被发掘了,还是有什么说法?”

  “他的墓在乾陵,是李治和武则天女皇的陪葬墓,那的陪葬墓不止他一个,没有很专业人士几乎很难找到!”我道。

  这时徐姐不由得揉了揉太阳穴道:“上次通过中介找的张生不老的,如果进献给皇帝,功勋无量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