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赠笔第2/2段
而陈宁安教导关白,一方面是刘如镜邀请,一方面是多年前他通过圣选时也是这般,刘如镜专门请了一位儒道画师来教他作画。
可巧不巧,那位儒道画师也是陈宁安今后的师傅。
最为主要的却是那“同道中人”四字,能够成为儒道修行者的,无一不是经过苦读圣贤书,十年寒窗过来的。就犹如后世,参与高考后的学子,与同样参加过高考的学子聊到高考时虽身份背景,经历不同,但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后,得出一个结论“我应该也会是那个样子吧”。
而在陈宁安与刘如镜看来,关白或许是“在那个环境下,做的已经比我好了”的那位。
原因无它,一是陈宁安与刘如镜年少时家里的情况比关白好,二是刘如镜未曾通过圣选,而陈宁安则是通过圣选时已经二十好几,那时尽想着如何光宗耀祖。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却是,作个比方,刘如镜与陈宁安就好似两本小说,而刘如镜这本小说已经快到结尾,可能最后收官刘如镜调入江州坐镇一省书院,这对于刘如镜来说便是完美收官了。而陈宁安这本小说就好似写到一半,写到瓶颈处,越来越难写,但其结局也可以预见,最多不过是留一副能够传世的墨宝而已。
而在刘如镜与陈宁安看来,关白就好似一本刚刚开篇的小说,只是下了寥寥几笔“求安,于即满十六时,通过圣选,成为儒道修士”,在他们看来关白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希望,有着无限的美好。
爱才之心作祟,刘如镜便想关白能走得更远,而陈宁安也想关白再不济事,比自己强也好。
天色已黄昏,刘如镜唤来仆人悄声说了几句话,不一会仆人便端着一个宝盒走了进来,刘如镜接过宝盒挥了挥手示意仆人出去。待到关白画完后,便将宝盒拿了出来,笑道:“这支笔,你就先拿着。”
好意不可拒,关白道了一声谢后,便接过宝盒,打开一看,竟是一支珠圆玉润的好笔,笔杆好似千年古玉制成,摸上去给人一种感觉像是手在打着水面,让人不由自主心情愉悦;而那笔毛摸起来也极为松软,给人一种感觉好似将笔毛解放开来,由风一吹,就会如那蒲公英随风纷飞。
“好笔。”关白不禁感叹一声,他也曾买过笔,知道这一杆笔定是价格不菲。
“你配得上这杆笔,好笔配好人,那就如宝马配好鞍。”刘如镜没有一点心疼的意思,反而觉得就该如此。
关白没有再道谢,关白知道真正的道谢,只有自己在儒道修行上走得更远,那才是真正的道谢,也更会令刘如镜欣慰。
就如同关父关母一般,关白对于他们真正的道谢,便是考取功名,争取将来能做一个好官。
就在将关白送走后,见着关白上了马车,刘如镜才又具现了一两马车,在夕阳西下中往闵州府衙去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