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前往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很快,李可灼就知道了胡月娥家里的情况。



  胡月娥是和胡艳玲一起逃荒然后嫁到这边的人。



  胡月娥家里有一个丈夫和两个儿子。



  大儿子罗永康20和李可灼同岁,不过已经结婚生子,孩子都两岁了。



  小儿子罗永恒18岁,据说也要结婚了。



  在和胡月娥聊了一会家常后,胡艳玲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月娥,我准备回一趟老家,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吗?”胡艳玲朝胡月娥问。



  “回老家啊……”



  听到胡艳玲的话,胡月娥有些心动。



  但是很快,她的眼神就暗淡了。



  “去不了啊,我这边事儿太多了,根本走不开,而且我家也没有什么钱,今年还要给我小儿子张罗婚事,我实在去不了。”胡月娥摇头。



  顿了一下,胡月娥朝胡艳玲请求:“小玲,如果你能够回去的话,你能不能去我家里看看?向我爹娘报一下平安,顺便也帮我带一些东西回去好吗?”



  听到胡月娥的话,胡艳玲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她还是答应帮忙。



  李可灼再次骑车驮着母亲胡艳玲回去的时候,胡艳玲带上了胡月娥托她带的东西,一些这边的土特产和一些钱财。



  钱财没有多少,就只有十块钱。



  这个年代,农村结婚,彩礼钱也就几十块钱而已。



  农村人和城里人结婚不一样,城里人结婚要求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啥的。



  但是在农村,只要家庭过得去,基本上不会要求太多,因为这时候大家都穷。



  十块钱,已经是胡月娥能够拿出的最多的,可额外支出的一笔钱财了。



  不过胡艳玲决定,等见到胡月娥父母后,一定要多拿一些钱出来。



  回到家里,胡艳玲自己也张罗着回娘家要带的东西。



  首先换洗的衣服肯定要带。



  还有这边的一土特产等等。



  最后,胡艳玲把所有东西拎出来竟然有一大堆,好几个口袋都装不下。



  李可灼只能叫停母亲带这么多东西过去。



  到时候在火车上人挤人的,带这么多东西不是受罪吗。



  所以在李可灼和李可乐兄弟两的劝说下,胡艳玲终于放弃了大部分东西。



  大年初五一大早,胡艳玲一家人就出发了。



  最后,胡艳玲把所有东西拎出来竟然有一大堆,好几个口袋都装不下。



  李可灼只能叫停母亲带这么多东西过去。



  到时候在火车上人挤人的,带这么多东西不是受罪吗。



  所以在李可灼和李可乐兄弟两的劝说下,胡艳玲终于放弃了大部分东西。



  大年初五一大早,胡艳玲一家人就出发了。



  李可灼骑着摩托车带着母亲和弟弟来到了公社,然后把摩托车寄放在公社后,就带着一家人坐上了去城里的马车。



  中午,一家人来到了城里,匆匆吃了些东西后,就去了车站买了去隔壁鄂省恩施城的车票。



  从恩施城坐汽车出发,可以到达重庆。



  然后从重庆转火车,可以到达川省首府蓉城。



  再从蓉成转车,就可以去雅安了。



  不过到了雅安后还得转车去下面的县里,到了县里后还要去乡镇。



  所以这一路,转车都要转好几次,花在路途上的时间估计需要好几天时间。



  不过虽然如此,但李可灼一家人还是对于这趟旅行充满了期待。



  就在李可灼和母亲胡艳玲还有弟弟李可乐前往雅安之后,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找到了三叔李保国家里。



  “三叔,我家门怎么锁了,我妈呢?我哥呢?我弟呢?”



  ————



  在前往雅安的路上,胡艳玲向两个儿子讲起了她为什么会逃荒来这边的事情。



  电影《牧马人》里面的秀芝,就是从川省逃荒出来的女人,逃荒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后,她只能让人帮她找个家,哪怕是老光棍也在所不惜。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这句在蚪音上非常火的台词,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在那个年代,像这样的情况有很多,运气好的像胡艳玲这样,算是找到了出路,还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



  ——



  李可灼一家人下午从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