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乌斯藏——蜀中行第1/3段
应天府皇城——东暖阁。
“列位!都有甚子想法,尽管直言不必客气。”
“启禀陛下,此策却是解决我大明边境之良策,不过真要是施行下去还是有许多困难之处。
就好比乌斯藏都司,若是施行府藩并行之制度,最难的便是调和乌斯藏诸领主、王公之利益。
那些王公贵族可都是贪婪之极,若是没有巨大的短期利益去迷惑他们的双眼,可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新政策!”
杨士奇的话一针见血,朱瞻基边关之策最难施行的地方还就是如何让那群领主王公们接受新政策。
大明朝不是没施行过类似的政策,比如西南的土司府县并行制度、辅以改土归流邓政策。不过效果却是差强人意,西南诸藩仍旧是时反时顺令中央朝廷十分的头痛。
朱瞻基闻言只是轻笑了一声,然后起身对杨士奇说道“其实短期的巨大利益好说,只要咱们大明拿着中原的奇珍异宝、茶叶盐巴去交换他们的牦牛就行。
高原缺盐巴、茶叶,但是牦牛却是数量不少。咱们设置宣慰使司,按照正常茶马贸易价格的去收购他们的牛羊。然后规定顺从我大明政策的领主王公们,其领地上的百姓跟大明做成一单生意便给予其一定的提成。
我敢断定,不出一年,那些领主王公们便会沉迷其中的!”
“基儿说的有道理,那群王公领主都是些贪婪之辈。如果真的用这种手段让他们赚取钱财,他们会非常乐意的。
咱们对于高原的控制关键在于土地和人口,只要不让那些领主获得更多的领地和佃农、多给些钱财珍宝有又何妨?”
朱棣满意的看着朱瞻基笑了笑,然后转身对金忠说道“这两天就把章程给定下来,然后诚国你亲自去四川一趟。
火真等人平叛应该不会慢,毕竟这次叛乱毫无准备,平叛得难度不会太大。
诚国你带着杨士奇、夏元吉二人一起去成都府,让那些顺从我大明的王公领主们全都来成都府开会。把你们列出来的章程讲给他们听,最好使用谈判的手段解决这件事情。
不过若是有那个不开眼的家伙油盐不进,我会授意丘福的军队协助你们。”
朱棣说完最后一句话,眼中突然闪烁出一道狠辣神色。
杀伐果断,乃是皇帝之风。
“上位!”姚广孝看着朱棣的眼神,心中不由得嗤笑一声说道“上位不必如此激动,这现在仗还没打完、新政策八字还没一撇呢。
不过臣也相信,凭淇国公和同庆侯的能力很快就会平定这场叛乱的。
平叛之后,自然是落实国朝的各项政策。但是臣有一言,请上位考虑!
自古皆言天家无小事,天家子弟更不能与常人一样。太孙虽说只有九岁之年,但是聪慧过人而飞常人之所能及。臣建议此番金忠赴蜀,理应让太孙随行。
看看地方百姓的生活,看看国朝重臣如何处理各项事务,看看地方官吏是否廉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正常的九岁小孩应该还在上学堂,不过身为皇太孙,就不能天天泡在宫中享清福。
跟着大军去蜀中,沿途看看地方百姓的生活、体验一下军中将士的操劳。
更重要的是,作为政策的提出者,有必要亲自去看看政策到底是如何落实的。
朱瞻基现在只会提出建议,而不会落实这些建议。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经验不足,此番跟着金忠一道,或许可以学到些什么有用的东西。
“上位也不必担心太孙的安危,一路上跟着淇国公的大军必定安全无虞。太孙只不过是入蜀谈判而已,不需要上高原打仗,自然没有性命之忧!”
姚广孝一边说,一边不着痕迹的给朱瞻基使了个眼色。
朱瞻基看见姚广孝的目光,当即也是出言说道“恩师言之有理,恳请大父准许我跟随金尚书一起入蜀!”
朱棣看着朱瞻基坚毅的目光,又看看姚广孝肯定的眼神。心中不由得一阵烦躁,朱棣再度扭 正常的九岁小孩应该还在上学堂,不过身为皇太孙,就不能天天泡在宫中享清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