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永乐七年第2/3段
“老二你不要胡说,让你带着十万大军征讨辽东女真还不把那帮子家伙全部都给逼反了?”
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必须要建立不世的功勋。
一场胜仗固然重要,可是再重要也比不上开疆拓土的功业。如果能够在乌斯藏之后,再度照猫画虎的收取辽东或者漠北的边关之地,那他朱棣才能真正的青史留名。
想到了青史留名,朱棣居然下意识的回头问了朱瞻基一句“基儿你怎么看,此番战事之后应该如何处理蒙古事务。”
朱瞻基闻言立马出列,对着朱棣恭敬的一拜说道“善后问题不难,乌斯藏已经有了经验。而且据孙儿所知,云南与贵州的布政使这两年夜效仿乌斯藏制度搞了些新政。据说在当地效果不错,国朝只需要吸取这些经验再结合一下北方当地的情况就不难制定处一套长久得治理策略于方针。
不过北方最难的问题,还是要先解决阿鲁台与本雅失里这两个虏酋。
蒙古人在中原到底是经略了将近百余年,还曾经西征到了很远的地方。故而说蒙古的高层见多识广、蒙古的骑士战力强悍,根本不是以前所面对的那些蛮夷可以比拟的。
所以说孙儿认为要征服漠北,光是战争就需要数场才能解决,更不要提接下来的事情了。淇国公这一战,需要做的是打出我明军的威风、顺便摸清漠北蒙古诸部的详细情报。
那就要在战争上求稳,不求大胜但至少不能输。而且需要广撒斥候、锦衣卫于漠北,借着军威宣召蒙古诸部首领。以此来探查漠北山川地理、部族关系、人口分布这些至关重要的情报,只有这样才能方便以后对于蒙古诸部的战争。
简单点来说,这次战争不是一场军事站而是一场政治战。”
朱瞻基话儿说到一半,又看了看一旁的丘福德表情才继续说道“淇国公此战有多少斩获孙儿不关心,孙儿只关心淇国公能不宣威于大漠之上,将漠北的山川地图、人文地理、部族关系等情报还有漠北诸部德使节给带回来。”
“可笑!战争之事不看战果缴获,那还要看些什么?”
朱高煦也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军,自然事知道朱瞻基说的话是对的。
不过为了反对而反对,朱高煦还必须要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朱高煦主要是不敢再让朱瞻基继续往下说了,因为他生怕再像两年前那样,朱瞻基随便忽悠忽悠朱棣就领到了去北方劳军宣慰的差事。
到时候再在北方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用旗牌调动军队打一场漂亮仗,增加了朱瞻基的威望和在军队当中的人脉。朱瞻基这小子本来就难对付,如果继续让他发展下去那朱高煦可就要彻底的与皇位无缘了。
朱高炽听见朱高煦说他大儿子,当即也是不乐意的起身说道“父皇!基儿言之有理,此战乃是先遣之战,不需要注重于斩获之物资。
昔汉武北征匈奴,亦是经过数次战争,摸清了匈奴的部落关系、山川草场才进行了漠北大战的。
更是还以霍骠骑取河西之地以断匈奴之右臂,以恩赏之法连肃慎、高句丽之民以断匈奴左臂。
数十年之布局,数十年之心血方才有之封狼居胥之壮举!
今日我大明朝与蒙古之态势,比只大汉与匈奴之间更好。
不过亦是不可掉以轻心,稳固陕西防御、收拢辽东女真兀良哈、小仗大仗的慢慢打,最终才可以彻底的解决北方边境之问题。”
“大哥说的是,二哥你就是太急躁了。北方边关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你就算带着十万大军上草原打一个打胜仗也难以解决问题不是?”
“是啊父王,咱们现在是要长远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只顾着短期的那点利益。”
赵王朱高燧与汉王世子朱瞻壑居然一起帮助朱瞻基说话,这让朱高煦很是意外。
朱高燧原本是站在朱高煦这边的,不过最近却是再向太子朱高炽那边靠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