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下西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太孙殿下!末将率两万将士、船两千艘,出海两年。期间扬我大明国威,带回珍宝万两、香料万斤、异兽十头。不知道太孙殿下想要些什么样得稀奇玩意儿,末将可在献给上位之时给太孙殿下留一些好玩意儿。

  如果太孙殿下喜欢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末将也带回来了几个番邦君主、公主。末将也可让其入宫与太孙殿下讲讲海外的故事,也好给太孙殿下找点乐子什么的。”

  “诶诶诶!郑将军你不必这样,你就是把那万两珍宝都送给孤孤也不能支持你继续下西洋了。

  就像郑将军你这么下西洋花钱太多,还挣不回来。没几年国库就要被你给掏空了,现在国朝还有许多大事要办。你的下西洋计划,就再等等吧。等过几年事情都处理完了,再下西洋也不迟嘛!”

  郑和知道朱棣支持他下西洋,但是就怕太子太孙都持反对意见才出言试探朱瞻基的。

  “可是太孙殿下,下西洋之举可以扬我大明国威啊!”

  “国威?能当钱儿花吗?能当饭吃吗?能当武器用吗?

  把这些钱用来修路,开垦荒地或者铸造武器不是更好?

  不过嘛,孤倒是有个想法。或许能让下西洋变成国策,到时候那些酸儒说不定也会支持你下西洋呢。”

  朱瞻基跟朱棣学的,说话说一半的技术都练的炉火纯青了。

  “还请太孙殿下指教!”

  “诶!指教谈不上,充其量就是孤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罢了。

  郑将军你饱读诗书,应该知道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那你知道为何商鞅变法可以成功,而王安石变法却是人亡政息呢?”

  “商君变法之时,秦国上下人人图强。又有秦孝公、秦惠文王这样的雄主来支持变法,而王安石变法之时守旧势力太大、宋神宗及其继承人都不是坚定的变法支持者。”

  “此言大缪矣,真正的原因不是这样的哦。变法者,能否成功的最关键之因素就在于利益。你的变法要让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都享受到福利,才会有人支持你去变法。

  商君被秦惠文王拿下,可是秦国上下的军官全都是通过变法带来的二十等军功制升上来的。他们会容忍秦惠文王废秦法?会容忍氏族世家的势力复辟?

  王安石变法,就因为这个最关键的因素才失败的。

  同理,你的下西洋需要给大明帝国带来最实际的利益。同时这个利益需要被大多数人给享受到,才会继续下去的。给你打个比方,比如你到一个国家给他们赠送我大明帝国的蜀锦。

  然后告诉他们,再想拿到咱们大明帝国蜀锦就需要去购买。他们支付的钱财,需要分给军队当军费、分给勋贵当赏赐、分给藩王当做额外得俸禄。

  然后告诉那些将军、勋贵、藩王们,如果还想继续享受这些财富就需要给你的下西洋计划出资、支持你的下西洋计划。这样才会让下西洋变成国策,而不是只靠着大父又或者是孤的支持。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你该考虑的,孤会向大父谏言。孤今日跟你提前透个口风儿,就是让你到时候帮孤说话。好好的宣扬一下西洋诸国有多喜欢咱们大明的东西,他们西洋诸国又有多少咱们没见过的好玩意儿。

  只要你配合孤,孤有办法走出下西洋国策的第一步!”

  朱瞻基看着郑和,十分郑重的说出了这番话语。

  “末将愿听太孙殿下安排,只愿下西洋能够成为我大明帝国之国策。太孙殿下有用的上末将之处的地方就尽管开口,太孙殿下说什么末将便办什么就是了!”

  朱瞻基呵呵一笑,看起来郑和还是很上道的呢。

  “好,等回了应天府之后再跟你详细说说。

  对了,你此番下西洋带回来南洋地区的汉人了吗?”

  朱瞻基突然间想到了南洋的华人,就顺嘴问了一句。

  “当然!末将在狮城一带停驻之时,与当地的中原后代多有交流。

  太孙殿下你知道这船队的两千艘船,难免有迷失方向或者经历暴风雨的地方。损失一条船可就少一条,还都是狮城那边的中原子民帮忙修建了新的战船。

  这才让末将的船队保持原有的规模,末将感激之下便也带回了其中的代表入朝觐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