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大结局之三高山下的花环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奎勇最终争取到的是“潜龙特种部队”的参战权,他们被打散了,一千名特种兵下放到连一级战斗单位作为尖刀部队攻坚克难……



特种部队,不见血怎么成军?



他的任职在东线参谋部,不过李奎勇并没有待太久,他怂恿作战部队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实弹演习之后,就溜了。



这场实弹演习的目的,并不是迷惑敌人,或者整军备战。



而是,检测弹药……



现代战争,不仅仅是对士兵的考验,更是对武器弹药的考核。



战争中,究竟要多少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



军事历史学家做过一项统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平均要2.5万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到了第二次大战,也大约需要2万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



这一情况,到了科技高度发达,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的今天,仍然如此。



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消耗弹药60亿发,消灭敌人2.4万人,仍然平均要2.5万发才能消灭一个对手……



科技在进步,这个数字却没有变,并不是单兵作战能力退化了,而是敌我双方的战争艺术也随之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大为改善了。



因此,弹药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场实弹演习正好暴露了这个问题,经过那些年的混乱,我们的弹药问题已经非常尖锐了,其中问题最突出的是手榴弹,居然有三分之一扔出去之后不爆炸……



再比如63式自动步枪,本是56式枪械的换代产品,但是由于原材料钢材质量不达标,武器生产工艺管理较差,设计上也有一定的问题,导致演习效果大打折扣,前线强烈要求临时换装回56式半自动步枪……



此外,无后座力炮炮弹也经常出现哑弹的现象,演习中甚至曾经发生过在一次战斗中发射的炮弹全都不爆炸的情况,以至于步兵在无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伤亡惨重”……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重机枪弹药上……



数据反馈后,总后勤直接炸了锅,这踏马怎么打仗?



这个问题不解决,别说“大炮兵主义了”,这就是“大沙包主义”啊!



于是,既定的作战时间被延后,参战部队进行了一次严苛的检查,有问题的弹药一律销毁,重新从全军调集合格的弹药补充前线!



仗还没打,“事前诸葛亮”李奎勇又立了一功。



在他的谏言下,参战部队又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实弹演习。



这一次,弹药的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



总算可堪一战了……



开赴前线之后,东线参谋部的李奎勇不见了。



他跑到西线去了,按照总参的作战计划,西线是佯攻,为东线的装甲部队吸引火力。



但受地形所制,西线仍然准备以步兵为主打穿插,即兵分数路从敌前沿防线的空隙间猛插过去,楔入纵深断敌退路,在保证大部队全歼第一道防线之敌的同时,为后续部队进逼敌第二退防线取得支撑点。



《高山下的花环》剧情触发点,正在这里。



李奎勇还有任务要做呢,他找到了作为尖刀的三营九连,连长梁三喜大喜过望,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李奎勇】啊!



有了他,九连一下在全团乃至全师居于钢刀之刃,匕首之尖!



九连的具体任务是:



在战幕拉无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伤亡惨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