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秀才出狱第2/3段
赎人也是分为两步,第一步,两千两先从狱中捞出来;第二步,再交两千两赎罪,否则必须找一人顶罪。
其实,如果能一下子交上四千两,就可以直接提人,大部分秀才都是这样做的,暗中通过师爷与布政使沟通,得到布政使的点头后,直接交钱走人。
布政使不傻,提前做了很详细的功课,秀才在民间的声望如何,哪位秀才家中富裕,哪位贫苦还是读书种子,在刑部这边都做了备注。
家贫且有文采的,放就放了;有背景的,也不会不收,少收点是肯定的,有背景的人不缺钱,多少也给个千八百两;富裕的自然要捞上一笔,也不会太多,三四千两,是必须要出的。这次事件的发起人,家中巨富,且有后台,找了很多人打招呼,布政使就是不松口,结果,愣是讹了人家三万两。
家贫且名声不好的,对不起,可能要受些罪了。从来不是一概而论,不是统一规则,每个秀才大致都被区别对待了。
怎么说呢?寒门秀才之寒门,并不是从家里财产讲,而是从政治地位,真正的穷苦寒门都在为生计而奔波,顶多多识几个字,哪有什么钱去考取功名。
狱中的寒门秀才家中大多经商,即便家贫,背后也有庞大的家族,稍微一凑就有了,钱财自然奉上,不到中旬,很多秀才早早地就出狱了。
胡秀才属于特例,有文采的,家贫,家族也贫,本来属于到时间释放的类型。
不幸的是,府衙中有官员对布政使提及胡秀才的岳父家中是做成衣生意的。布政使自然知道,开成衣铺的都是小本生意,家境都不怎么好。
官员指着布政使身上的鸭绒披风说道,“胡谨言岳丈家中,就是做这种布衣生意的。”
布政使豁然开朗,当初送他衣服的下属说过,这一身就要二百两,当然不知道倒过几手了,同三那里也就五十两。
大笔一挥,胡秀才被留置。
###
胡秀才在狱中的生活,还是很滋润的,五六十个秀才们聚在一起,对他们来讲,无非是将聚会的地点,从风花雪月之地移到了府衙大牢中,场景的转移,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于是,他们在的这段时间里,也是吟诗作对,相互唱和,狱中不断地传出来高声吟唱的声音,叫好声,戏谑声,不知道的,还以为狱中开了什么大趴体。
此事被秀才们自我界定为为国为民的壮举,在狱中所作的诗词,大多是慷慨激昂,大有为真理而牺牲的味道。
有许多青楼也花钱贿赂狱头,将秀才们在狱中的作品送了出来,结集成了《狱中杂诗》,尽是些忧国忧民、感叹时局的豪迈与悲凉句子,一时间,松江城内,悲词横行。
胡秀才的诗词水平在这些秀才中,不说凤毛麟角,但也是极为优秀的,轻而易举就做了几首好诗,俨然松江府文人的小队长。
加上他又是极为豪爽之人,每日妻子送来的酒肉,也都与室友分享,不经意间,成就了他的好名声。
不过,令他遗憾的是,自十月初八之后,牢中的文人一天比一天少,到了十月十三,只剩下七人了,也怪来送饭的那群娘们,明明看到了文人不断出狱,回家也不说,愣是错过了交钱的时机。
也反映了,胡柳两家是真寒门,绝对的门当户对,不仅仅是社会地位上,在智力水平上也是。若是让同三进来送饭,他岂能发现不了这种情况,早早地就去打探了。
来来去去,胡柳两家无意义地胡乱送出近千两银子。
不过他们也没有等多久,十月十三日,府衙的衙役到胡家,告知他们,马上去府衙交两千两银子,赎回胡秀才。
18
##
胡家自然是没钱了,他们那个店铺,好的年头,也不到百两,平时,也就四五十两,还要供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
胡父自然是找柳屠商议,所谓商议,就是让柳屠掏钱。
十月初八柳屠就知道了价格,他数算了家中有个一千六百多两银子。
柳屠自然是不愿意掏钱,也知道自己多少得掏些。
其实,他也不算笨人,算盘打得很精。
在秀才入狱之初,就让大女儿将那白沙刚买的田,直接卖出了,被人狠狠地杀了价,一进一出,赔了三百多两,相互唱和,狱中不断地传出来高声吟唱的声音,叫好声,戏谑声,不知道的,还以为狱中开了什么大趴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