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茅津渡(2)第2/2段
很快就到了正题,二人此次陪女子的夫君来卢氏县上任,知道黄河大水,于是走了北直隶,不曾想,在潞州被人设计骗取了银两,收了些委屈,耽误了行程,结果赶上了黄河凌汛,错过了渡河时间。
不幸的是,女子的丈夫也因为这件事,一病不起,最终一命呜呼。
这个套路很常见,同三心里讲。
周师爷再解释道,他们现在也没有银两了,连棺材都置办不起,听随从丫鬟讲,同三也是登莱人,希望看在同乡的份上,能拆借些银两。
同三觉得套路很正,确实自古都是这样演的,当然面色上表现出对二人失去亲人的同情,连忙说,事已至此,但请宽心,路还要走之类的话。
心中也在盘算,到底借还是不借。
同三的心肠自然是软的,于是,“沈某只是码头上抄写而已,家境也是清贫,此间屋也是租借,”顿了一下,就看到周姓男子脸上有些失望,“不过,既是同乡,岂可见到乡亲露骨他乡,沈某即便倾家荡产也会帮助二位,了却心愿。”他的底线是最多出五十两,越少越好,反正钱财都是顺来的,也不算心疼,多了也不行,毕竟自己还要流浪。
二人一听,连忙跪下长揖,口中连连称谢。
同三去里间,从炕洞里掏出银锭,放于周姓男子手上,“我也去送送贵婿,这位老哥不容易呀,十年寒窗,落得如此,上天不公啊。”无非想证实一下,别受骗了。
同三的家离同归客栈很近,也就一百米,那个泼辣少女在门口等着,将三人让了进去。同三一看,也是禁不住一阵悲痛,这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何苦落难如此。
炕上的人,脸色浮白,死去也有三四日了,天气逐渐转暖,再不下葬,就会臭在屋内,看着肚皮也有点鼓的意思,心想这三人真是奇葩,守着个死尸待了这么长时间。
不过,同三看这死人的面相,与自己竟然有九分相像,不,应该是十分,简直就是一个人,只是同三年轻些,不过此人也不老。
同三眼圈一红,双胞胎兄弟呀,心中越发凄惨。
领着周姓男子去自己宅子里用门板做了一副担架,将尸体运回,客栈岂会让你在他那里发葬。
然后,找了一副还算好的棺木,钉起,密封一下,就不用怕有味了。棺材就停在正堂中,二位女子焚香烧纸,好一顿恸哭。
同三听着也是不忍心。
同三的宅子,只有三间屋,连个厢房都没有。两位女子住一间,他与周姓男子住一间。
堂屋停着具棺材,夜里阴森得要命,心中难免恐惧,也只能强挨着,心中无数遍祈祷,神保佑让这些人早点走。
当然,同三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打算的,现在走水路肯定不通,枯水期,大船行不得,也是麻烦;走陆路,不清楚路线。
索性他也不问,每天在外吃完饭,溜达一圈,等天黑了,要么回家就睡,要么与周性男子聊聊天,天亮就早早出去上工。
周姓男子也是秀才功名,考了一次乡试,没中,就出来打工了,就是给官员做个师爷,他会算学,大部分时候,做个钱粮师爷,也做文书。
听话语,是个人才,懂得很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