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拜见(2)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沈海一开始不明所以,开门就送礼,是好事呀。出于礼节,打开红纸写就的礼单,上首就是银五百两,其下布匹、鲜肉等若干。

  虽然被这五百两吓着了,也很是欣慰,至少生活有着落了,感人至深,同时,心中也是坦然,看来卢氏人也是说到做到的,极讲信用,只是给的太多了。

  将礼单顺手递给周师爷,对乡老们说了些感激的话,当然很是真诚。

  一位乡老一看沈海收下了,就对旁边的人打了个招呼,然后向沈海告退,安排着把这些礼物送进后堂,自有安青延收下。

  周师爷也紧跟着出门清点礼品核对礼单了,沈海看他的举动,心中很是无奈,安青延的舅舅,真的是狗肉包子上不了大席。

  借这个时机,沈海道,“本官初来乍到,对卢氏尚不了解,有一事不明。”乡老纷纷开言,“请县尊明示。”

  “这县衙西边的县学空无一人,布满灰尘,不知何故。”

  “县尊有所不知,这县学修成已有二十多年,后来,大约十三年前,时任主簿大人因卢氏税赋薄弱,廪米无法供给,故未开学,一直延续至今。”

  “奥,本官在府城,府台大人叮嘱道,为官一方重在教化,卢氏这边已经八年未见功名,确实是教化不力。”

  乡绅赶紧补充说,“禀大人,当下卢氏也有五处学塾,都是各家自办的,仅限于开蒙。”

  各位乡绅补充发言,大致是卢氏的教育确实不好,重开县学也是迫在眉睫,但是他们做不了主,需要县尊来决断。

  沈海心想,陈立功还是不错的,这风吹的,很是到位。

  沈海定调子,“如此,当务之急即是重办县学,至于延聘师资,招纳学子之事,因本官对本县民情不熟,还请陈老和诸位乡贤多出良策,这样,一会儿各位可以与立功兄协商,拿出个章程。至于经费,本官先出百两。”

  众人一听,这是募捐的节奏,这县令还是很会戴帽子的,于是相互之间小声讨论,估计是自家出多少的事。

  沈海嗯了一声,乡绅陈老示意大家禁声。

  “此为公事,县学所有用度自有县衙支出,诸位无需赞助,本官也看过粮册,确实不丰,不过,你们给本官礼单中有五百两之多,够支撑一段时间了。”

  众乡绅一听,有人立马站立起来行礼道,“县尊仁义,不过小老儿一文不出似乎也是不对。”

  沈海一笑,“本官的脾气,想来各位不了解,一是一,二是二,说了不用即是不用;当下诸位多想想如何延聘名师,动员青年才俊入学即可。”

  “各位给本官上了大礼,本官也不好不谢,立功兄,开正门,沈某有话要说。”还不到让你们出血的时候,一开始要悠着点。

  于是,中堂六扇门敞开,沈海在前,带领六位乡绅,向在院中的一众人等做了此生的第一次演讲。

  首先,感谢皇恩浩荡,让自己来这里牧民(搜刮),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次,感谢卢氏乡亲对自己的关心厚爱,拳拳之心必将涌泉相报,承诺,为官期间,一定会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再次,希望乡绅们为善乡里,继续为社会繁荣做贡献。

  最后,喊来周师爷,从礼单中取出百两纹银,亲手交予陈立功,宣布重启县学,希望各位乡绅能够做好带头表率作用,家中公子甚至姑娘,均可送往县学就读,也希望各位大力推荐名师来任教,正确在沈某任期内,能够有一两位乡试高中者。

  然后,拱拱手,“沈某知道各位今日事务繁忙,就请自便,县衙简陋,就不留饭了。”

  在一片赞叹声中,众乡绅散去,沈海回到中堂,接下来会见外派出去的吏员。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