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拜见(3)长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厨房就借用陈立功家的,做好后,由几个少年给抬到县衙内。陈立功家就在县衙东门外,很是方便。这里没有请厨子的习惯,就是找了几个相熟的妇人,按照惯例,很快就整出了四桌酒席。

  当然也是忙忙活活准备了一天,炖煮煎炸样样都有。

  上菜也很讲究,先是压桌碟,再是凉菜,然后是热菜,最后是汤食,卢氏县岁月静好,人们就乐于研究一些吃食,虽说此季节青黄不接,主要以肉食为主,但大多数肉菜,都熬煮得稀烂,沈海十分喜欢这个口味。

  餐桌上的礼仪,与沈海前世差距特别大,他在主位,只能拿着架子,不可多言语,以显示威严。因为吃饭,沈海早早地就去换下官服,一身便装出来,看到各位还是穿着官服,也是有点不好意思。

  主宾都按照事前定好的剧本,一步步地演绎着,酒过三巡,才是自由发挥的时候。说是自由发挥,也只是沈海的一言堂,他问,众人答,沈海没啥好说的。

  随意问了问诸位家中情况,得知朱阳关书办一个人在那里办公,未带家眷,沈海问了问朱阳关到县城的距离,太远了,当即表示一定要带着家眷,书办感激不尽,毕竟县衙书吏不带家眷办公是规矩,沈海破了这个规矩,想来也是小事,众人也没意见。

  薛巡检家中人丁兴旺,孙子就七八个,孙女十几个,沈海心里真的是,一句脏话埋在那里,怎么养的活呢?

  于是很亲切地对薛巡检说道,“本官初来乍到,人地不熟,薛巡检家中可有得力的小辈,不妨在本官这里做个帮手?”

  薛巡检面色也是惊喜,沈海接着解释,“各地方言不同,我等在一起尚好,说说官话,可与乡民交谈,若无人在一侧说明,真的是耽误不少。况且,本官的意思,“向众人一环手,”最好是咱们几位家中子弟,这样也能尽快熟络,好好帮扶。”意思是,咱们这些官吏算是一体的,一定要同进退。

  薛巡检此时也想好了人选,“县尊看得上下官,感激不尽,”说完作了一揖,“家中老二父子平时没有差遣,我去喊他,”说完,就跑出去,拽回来一对父子,“给县尊跪下,以后你们父子就好好伺候县尊。”

  沈海连忙站起,虚扶一下,“无需礼节,周先生给两位看座。”二人也不理会,跪下通通磕头。等二人坐下,沈海侧身对薛巡检说道,“本官平日里也无事,也就是寻个长随,贵公子年庚应该是沈某的叔辈,就不必了。倒是薛老的孙子,看起来比较聪敏,仪表堂堂,应该是个好人选。”

  薛巡检接着安排,以后次子一家就在县城里住下,也好监督他的孙子。沈海点头,看向那个少年,名薛照,“年岁几何,可曾开蒙?如若没有,可以先去县学。”

  得知少年十五,已经开蒙,放心地点点头,“很好,以后就住在县衙,待县学重启后,也要去县学听讲,这是正事,书多不压人。况且本官在此地只待三年,你要想得长远点。”

  此事略过,沈海眼中的余光一直在注意李家的人,李巡检的叔叔脸上也是蝴蝶在飞,有惊讶、有羡慕,也有嫉妒。

  送走客人,陈立功对沈海讲到,“大人,是小的疏忽了,未及时为大人安排陪伴。”

  沈海笑笑,“陈书吏衙内事务繁忙,当用心于政务,这些小事,我自己就处理了,你无需上心。”态度自是半冷半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