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打铁知县(上)第2/2段
关键是,这廪仓不是一个,是两个,很好的匠作坊。
####
沈海第三把火,就要烧起来了。
会雕花的木匠招不到,那就亲自培养,延月居的牌子,沈海自己就雕出来了,这个技能他还是有的。
以打制刻匾额工具的名义,陈立功征召了几个铁匠,铁匠很好找,卢氏县不下百人。大集时,在南门外打铁的就有三家,不过县里铁匠可不仅仅是这三家,各乡都有,这三家不过是在县城这个区域而已。
为了不耽误他们的生意,给全县各家铁匠派了时间,确保每五天都有十人在大牢这里,生火打造雕工所需的刀。
这种类似工具刀的刀具最难打,需要极高的硬度,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韧性,现在都是将铁反复折叠锻打去除杂质,然后再渗碳。
工时比较长,效率也很低,更为关键的是,工匠们掌握的技巧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熟练些,大部分都是二把刀,技巧也仅限于将铁块烧红,然后锻打;在县城的几家还好点,知道用焦炭能烧出铁水,也懂点铸造的本事,乡下的就差了许多。
铁匠们每家都有自己的不传之秘,抡锤都是会的,无非就是一些加料的不同,火候的把控,淬火的方式与时机。
来自后世的沈海,自然对打铁的基础知识很是了解,也见过很多炼铁炼钢的现场,倒是难不倒他,他的方法也多。
可以讲,沈海的知识体系已经覆盖了铁匠们的认知。
####
县城南门这边有三家铁匠,其实也就是两姓,贺家与柯家,柯家兄弟二人分家后,自立门户。
柯家的打铁手艺是祖传的,三代人都是在这里打铁,主要是农具为主,也做一些翻砂铸造的活儿,这也是本县铁器最大的市场。
贺家的活儿比较杂,也主要是以刀具为主,例如菜刀,砍刀等。据薛照介绍,陈立功不让贺家掺和柯家的活儿,也就是说,柯家打的物件,贺家不能打。毕竟贺家来县城的时间晚,只有个三四年。
最先征召的是这三家的铁匠,贺家这里人多,一个铁匠铺养了小三十号人,这还不算女眷,不过,这些铁匠也不是常住县城,平日里,没有活的时候,也会去别的地方找零工。
薛照介绍,他们是山里人,山里地少,只好出来做工。贺家铁匠铺的铺主是这些人的领头的。
虽然是征召,还管一顿饭,这些人也是不愿意来的,毕竟县里在这个时节征发徭役是没有先例的。
贺老大与陈立功也是讨价还价,最终陈立功也只能从贺家讨了六人,柯家讨了四人。
贺老大与三家的家主,在来之前也是喝了一顿,柯家是陈家的老亲,柯家兄弟的姑奶奶嫁到陈家,他们对陈立功的摊派不敢有怨言。
贺老大就不同了,埋怨新上任的县令乱来,不懂事。不过陈立功一个眼神,他也是连忙改口,这就是陈立功的官威。
沈海到任的时候,柯家两兄弟来帮过忙,他俩也是添油加醋,讲道,“大兄,县令咋看就是个毛孩子,可能是贪玩,我们即便去了,也就是走个过场。”
“耽误活计,”贺老大言道。
“不能耽误了县尊的活计。”陈立功定下调子,“惹出事来,你们也是与我不方便。”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