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炼铁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沈海也是憋得慌,对这些铁匠讲起了如何炼铁,炼钢,还领着他们造个小型的高炉,有两米多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炼铁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铁匠们也是四乡里的能人,把能烧窑的伙计都喊来了,建窑,烧耐火砖。

  高炉建起来之后,却发现没有铁矿石,沈海在茅津渡的时候,知道陕府有铁矿,铁匠们口中也叙述商南商洛的铁矿,导致沈海想当然认为卢氏有铁矿,在建高炉之前也没找陈立功询问。

  这样,高炉无用了,只能重新建炉,烧了些坩埚,用些废铁炼钢。

  坩埚的材料也是反复试验,用以去除铁水中的杂质,得到更纯净的钢。

  一个简单的流程就是将生铁烧成铁水后,不断地吹入热空气,类似于前世转炉炼钢的实验室版本,当然是乞丐版。

  纯氧是没有的,铁管在专门的窑内烧红,接着鼓风机就吹到坩埚中了,坩埚的旋转全靠手动,这样也会得到一些熟铁,也可以看作是粗钢。

  这些铁匠都见过炼铁,好多人都去商南那边进铁料,类似于走私,毕竟李家的铁料价格太高,只能买一小部分,走个形式而已。

  在商南那边,用煤炭炼铁,建一个大池子,下面两个口子,矮的出铁水,高的吹风,把煤炭和铁矿石石灰石等料子都放进去,点火烧制,比较传统的焖烧法炼铁,炼钢也是铁水不断搅拌,相对而言,杂质较多。

  那些私人的小铁坊,直接采用木炭焖烧铁矿石的方法,出来的都是质量很差的那种海绵铁,需要铁匠回来后,再锤炼。

  对卢氏的铁匠们来讲,这高炉是头一遭见,炼钢更是人生第一次,也是兴奋。

  第一次炼钢时,众人都是充满好奇,疑惑的眼神,眼见着经过处理的料从炉顶倒入,铁水慢慢流淌出来,之后钢水从坩埚里倒了出来,经过导流槽,被定型为一根根钢条,而且是那种质量很好的低碳钢,很软的那种。

  第二锅钢水在里面渗了碳,出来的就是很硬的那种钢。

  以往,工匠们得到这个纯度的钢,不知道要反复锻打多少次,现在用一个加热炉和坩埚就解决了。

  这种神奇,迅速地在铁匠群体中传开了,进而传播到全县。

  废铁和焦炭都难寻找,这样,好不容易备齐了第二次所需的料,六天后,营造所迎来了第二次炼钢。

  这样以来,全县的铁匠,无一漏网,一百多号人,全部都来了,加上他们的家属,也有个四五百人,毕竟铁匠都是家庭作坊。

  整个营造所都塞满了人,直到陈立功来了,才把秩序安定下来,卢氏的人,只认陈立功。

  所有人都忙不迭地要亲自上阵,这是沈海乐意见到的,这下倒是花了他不少银子,毕竟他要管饭。管饭也简单,就是在县城旁边的隋家村定了包子,有肉的那种。

  就是这日,一位铁匠神秘兮兮地对沈海说道,“大人,听家里的老人讲,在董家河后面的山中,有处地方,产铁石。”沈海立马给了他一两银子,带着陈立功周师爷第二天就一起奔了过去。

  河是董家河,河边的村子叫董家沟,离村二里的山上,整个山都是矿石,铁匠的祖父认得铁矿的样子,从几处样本点来看,这山势至少蕴藏了百万斤的铁,还都是在明面上的,挖进去,可能更多。

  让人惊奇的是,这些铁矿都是上等的磁铁矿,含铁的比例比较高。

  关键此山属于公产,沈海当即拍板拿下山头,陈立功自然就把地契做好了,等着填名字就行了,不过不能填写沈海的名字,这是忌讳。

  沈海采集了少许铁矿石。焦炭也是现烧的。把铁矿石、石灰石、焦炭,如同做菜一样,先行预处理,粉碎、烧结、球团,最后再上炉。这个过程不难,沈海在河北见过不少高炉,原理在初中就学过,这倒是第一次活学活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