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纸坊第1/2段
学子进学所需的笔墨纸砚,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其中最大的是纸张,特别费纸,而且书纸在卢氏县并没有人制造,那种上坟的烧纸倒是有几家作坊,也是季节活。
如果都从外购,是一笔不少的开销,路途遥远,价格就会很高,国人聪明,以笔墨纸砚为书写材料,就意味着这些东西很容易制造,众所周知,酸碱是化工的重要内容,如纸,就是碱化的植物纤维,简单讲就是树皮。
卢氏越往南,种桑的也越多,剪下的桑树条,剥皮之后,就是很好的造纸材料,朱阳关李家早早地就发现了这个商机,李二姐的铺子早早地就卖起了桑皮纸,虽然解决了些问题,但是李家的桑皮纸还是比较粗糙的,原因就是原始的造纸工艺,杂质多,打浆都打不细。
一个小东西,要做成产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需要一个过程,首要的是经济性,再好的产品,如果价格高了,就没人买了,尤其卢氏这小地方。
营造所先是固定了造纸的流程,然后对不同原材料进行比较,反复试验,确定其成分与比例,以及最后的成本核算,沈海领着几个年轻人,忙了好长时间,才逐步完成,最后才知道,这些鸟人都是朱阳关李家的。
沈海心存愤恨,居然算盘打倒本县的头上,他讨厌李二姐,不过也是喜欢这家人,起码有心计。总的来说,讨厌大于欣赏。
李二姐这女子,从铁胚到造纸,一点规矩也不讲,很无赖的性子,沈海对她很是厌烦,也想变着法坑她一下,可惜,自己早早地放权,现在就是报复也不好弄了。
###
事情一开始是这样的,县学复学两日后,一个人走进营造所,自我介绍,李策,是县学的学子,说是书纸太贵了,营造所能不能造出些便宜的纸。
当然,这都是李二姐的主意,李策只是个枪手而已。
沈海此时的心思全在炼铁上,听到这个信息,也觉得文房四宝的价格必须要降下来。
沈海先让李策领着去调查了一番,也是觉得贵了,很多学子的家境并不都很好,虽然送他们来的乡绅家境不错,但很多学子与乡绅仅仅是同宗,沾不了多少光,也就触发了沈海降低造纸成本的打算。
然后,按照惯例,自然也是征发工匠,等这些工匠学会之后,自己出去单干就行了。
这次征发没等到隔天,第二天就来了十几个,沈海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才将工艺流程规范好。其中最主要的是纤维的沤制和磨浆,本质上,也是工具的开发。
沈海前世的父亲就在造纸厂工作,流程还是很清晰的。
好在工匠们带来了事先沤制好的桑树皮,沈海就在县衙南边,靠近城墙那里,建了一个发酵池子和一个煮锅,这样以来,规范化的流程,和规范化的工具,就呈现出来。
他记得所有工序完结的时候,李二娘也出现了,对沈海也是笑意盈盈,身子不断地往前贴,由于铁胚的事,沈海没搭理她,就借口去胡医官那里了。
沈海不是无礼的人,自然没有恶语相向,只是借口合理,李二娘预先想好的感谢他的话都没来得及讲,心中自是失落。
很快营造所这边就出纸了,学子们也都来试验了一下,这样,造纸的通用技术,就像打铁和炼铁一样,被普遍化了。那些家庭作坊,也开始打造工具,修建池子,利用农闲来造纸。
等工匠们散去后的第二天,就有工匠邀请他去李家纸坊,沈海到了一看,营造所里培养的工匠,居然都是李家纸坊的伙计,心中那个气呀。
生意讲个对等,你给我下绊子,现在又设法让我来帮你。
李家的作坊不是那种普通的作坊,在沈海一步步规定工序的时候,李家就把工具打好了,连池子内都堆满了沤制的竹子和桑皮。
李二姐出来,沈海因为对这个女子的印象差到极致了,根本不搭理她的话,弄得她在场合下,也是一点面子也没有。
二姐这个人呐,属于人前绝不怯场的那种,她心里也明白,得罪县尊大人了,他俩同年,在旁人眼中真的是郎才女貌,可惜天生八字不合。
沈海在这里待了不到一刻钟,走的时候,对李二姐讲道,“李家娘子,本官以为凡事应敞开了讲,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这世上没有白吃的饭,况且,都是五谷杂粮的胃口,没有人会多长两个心眼。”乱七八糟的话,倒是把李二姐说得面红耳赤。
回县衙后,已经下值,他直接跑到陈立功家中,当着他老婆孩子的面,直接质问,“陈典史,为池子,利用农闲来造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